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高涛  林吉明 《公路》2007,(5):101-105
钱塘江六桥、钱塘江五桥、钱塘江四桥,主墩基础承台为深水高桩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依次位于钱塘江上游和下游的强涌潮区河段,根据其潮水影响的程度不同,结合施工实际,因地制宜,采用了单壁钢吊箱、双壁钢吊箱、双壁钢围堰法施工,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2.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开凿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全线长1794公里,流经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3.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和都市圈的发展,为交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交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之战,体现的是竞争。充分利用富春江得天独厚的航道岸线资源和紧傍杭州市的区位优势,发掘用足富春江的水运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先进有效的管理,把富春江水路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上,为杭州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水运尽快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水运实现运输结构调整之必然。  相似文献   
34.
受机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钱塘江隧道横断面宽度拟采用12.5m,在车道布局中决定其中一个行车道宽度为3.5m.在研究车道宽度设置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证明这样设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杭州地铁4号线联庄站~水澄桥站区间隧道下穿钱塘江及两岸大堤,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由于受钱塘江潮汐、江水冲刷等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解决钱塘江大堤保护、高水压下盾构施工、江底联络通道施工以及有压气体等重难点问题。针对以上设计重难点,从多角度、分阶段地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思路,并通过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南京长江三桥高桩承台施工工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力军 《中外公路》2005,25(1):59-61
采用了导向船平台、钢套箱及其锚碇系统相组合的新施工工艺,成功地完成了南京长江三桥的一座处于水深流急的、高桩承台基础的施工,达到了经济、快速和安全施工的目的。并为这类桥基施工方法开创了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37.
下沙大桥及高架桥结构布置下沙大桥是国省主干线杭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建设项目的一座跨越钱塘江的特大型桥梁。桥址位于赭山湾顶  相似文献   
38.
根据英德市新城区规划,北江的自然条件,提出三个桥位比选方案。通过对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征地拆迁、土地节约、环境影响、建设规模与施工难度等方面比较,最后选择A桥位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39.
1500吨级整孔箱梁预制架设施工设备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同江一三亚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东部沿海地区与上海之间的快捷通道。杭州湾大桥位于钱塘江河口与杭州湾交汇处,起于嘉兴市乍浦郑家埭村,跨越杭州湾北航道、南副航道、宽阔的海面及南岸滩涂地后,经十塘、九塘、八塘海堤,  相似文献   
40.
<正>时光之镜映射着历史的痕迹。78年前,钱塘江大桥第一次横亘于冰凉的江水中,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建造难度几乎是空前的。在激荡中,在迷茫中,在艰难困苦中,更在战争烽火中,中国先进爱国知识分子用智慧和责任创造出了足以改变历史的巨大能量。有人说,这里印证了工人阶级的辉煌。我们可以由它看到一个时代的印迹,一段社会经济发展史,一幕曾遭受凌辱和侵略的悲剧,一部不屈的民族浴血奋战纪实,一曲工人阶级发愤图强的凯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