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1068篇
综合类   414篇
水路运输   442篇
铁路运输   353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自锚式悬索桥猫道设计及架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江心洲右汉大桥缆索系统为空间结构,相应的高空施工平台,即猫道,也必须随空间主缆线形设计架设。对于这样特殊的猫道,经过合理设计,科学计算,规范架设,可为缆索系统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842.
江心洲右汉大桥设计为独塔自式悬索桥,其主桥采用钢箱梁,通过对钢箱梁膺架吊装施工技术的运用实践,分析了膺架结构的工艺特点及相应施工安全质量控制上的技术要求,对整体施工的组织安排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43.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汉独塔自式悬索桥,边跨混凝土箱梁与主跨钢箱梁通过钢混结合段进行连接,钢混段采取PBL剪力键及抗剪焊钉、预应力等相应措施克服因材质不同、温度等因素对梁体的影响,使全桥混凝土与钢箱梁形成一个整体,满足结构受力需要。  相似文献   
844.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江心洲右汊大桥塔顶索鞍在架缆前有一个向主跨的预偏量,体系转换过程中逐步顶推到设计成桥位置,通过对顶推力的准确估算,反力架的合理设计,成功地完成了索鞍的顶推工作。  相似文献   
845.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江心洲右汉大桥设计为独塔自式悬索桥,其主塔截面外轮廓是由多段凹圆弧、凸圆弧及过渡小圆弧围成的变截面,截面圆弧随着高度变化其自身曲率连续不规则变化。通过对异型截面主塔的施工实践,着重阐述悬臂模板对异型截面主塔施工的适用性及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46.
潜江铁路支线岳口汉江特大桥主桥为(32.7+50+93.7+260+38.2) m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斜拉索在钢箱梁上的固形式采用拉板式,考虑到铁路桥疲劳荷载较大,本桥采用与拉板连接的承压板构造形式,套筒上设置加劲肋。为保证拉板构造连接可靠,力线传递流畅,对比分析拉板组成构件不同关键参数的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拉板结构关键参数取值。结果表明:拉板与拉筒连接焊缝圆弧过渡区应力集中较为明显,拉板受力不均匀性较大,其下应力向套筒及拉板传递存在一定的扩散范围,拉板其他部分应力及疲劳应力水平较低,满足规范要求;加大拉板与套筒连接焊缝根部的圆弧半径,可以有效改善拉板的应力集中现象,拉板过渡区采用150mm的1/4圆弧形式,并在圆弧与拉索套筒之间设置50 mm直线段。  相似文献   
847.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市丽泽自式悬索桥为例,总结自式悬索桥在索塔、钢桁梁拼装、悬索安装、配重横梁和桥面板的施工特点,为今后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48.
结合深圳河治理工程,介绍了背拉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阐述了槽段开挖,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墙体混凝土浇筑,槽段接头、圈梁、拉板施工等关键工艺.  相似文献   
849.
悬索桥隧道锚与下方公路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公路隧道叠置使址区受力十分复杂,研究、隧的相互作用十分必要足尺模型试验难以实现,而数值分析是一条有效途径以我国首座大跨径悬索桥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综合确定的岩体参数,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包括下部公路隧道施工、隧道开挖、浇注、预应力施加、挂缆等全部工序进行了模拟,该围岩和体混凝土离散为8节点三维实体单元,隧道和碇的喷射混凝土及二次衬砌离散为4节点三维壳单元用读入应力法建立复杂构形的初始应力场。结果表明:在、隧间距合适时,施工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不突出;隧道施作时体区竖向位移与设计缆力作用的位移值对比表明,先施工公路隧道后施工隧道的工序是合理的;隧道的施作对隧道围岩位移影响微弱为大桥和隧道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50.
研究目的:浅埋层状软岩隧道塞体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变形特征及承载机制复杂,难以用规范或工程类比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隧道的变形规律、破坏特征及承载特性,通过现场开展1∶10缩尺模型试验,确定隧道的变形特征及承载力安全系数,探明软岩、浅埋、层理面等因素对隧道的影响,最终对隧道进行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结论:(1)在各级荷载下,隧道的变形从后面开始产生并向四周围岩衰减,体与左右侧围岩的变形呈较规则的对称双驼峰形;(2)在设计荷载下,塞体的变形最大,最大变形值为0.054mm,根据相似原理获得原型隧道在运营期的最大变形为0.5 mm;(3)隧道的极限承载力高达18倍设计荷载,塞体在极限荷载下致使正上方浅埋岩体发生斜向上拱起破坏,破裂面由层理面原始裂缝扩展延伸,致使破坏范围超过4倍洞径;(4)隧道的变形限值和围岩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隧道的安全稳定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油溪长江大桥隧道系统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