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5篇
  免费   720篇
公路运输   3411篇
综合类   2305篇
水路运输   2973篇
铁路运输   1962篇
综合运输   294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612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为提高软土码头工程桩基施工质量,预控施工安全风险,采用嵌岩钢管桩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软土承载力,保证桩基工程的稳定性。文章以芳村客运码头和会展中心码头改扩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施工方案,分析了嵌岩钢管桩施工重难点和该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希望可以提高码头工程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12.
中交四航局开发的智能化振冲碎石桩施工船,是集对桩、储料、上料、供水、供气、打桩施工于一体的振冲施工船,代替了传统的水上振冲施工用到的履带吊+方驳配套的施工方案,大大提高了作业精度、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目前在该施工领域内是非常先进的碎石桩施工船。但是针对东帝汶帝巴湾码头施工过程中,由于特殊的珊瑚沙地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造孔困难、填料困难的现象。通过研发改进后的供水、供气系统使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施工质量进一步改善,为后期新的项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13.
姚承泉 《珠江水运》2024,(7):106-108
水运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使用组合钢板桩施工时,由于组合钢板桩具有良好性能,其在不同地质条件和荷载下都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组合钢板桩的稳定性能良好,并具备较强的刚度和强度,以多种基础形式运用到水运工程项目建设中。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以前,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钢板桩的组合方式,使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本文综合分析组合钢板桩的特征和性能,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全面论述了使用组合钢板桩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314.
回顾了广东惠澳线地方铁路淤泥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情况,对该路段DK17+171处水泥粉喷桩成桩过程中出现的空桩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了再处理,提出了在使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中应注意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15.
近距离下穿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深基坑设计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近距离横穿运营中的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桥的深基坑设计施工技术。采用钻孔咬合桩作为围护结构,根据侧向变形引起的桩基附加力确定基坑变形控制值,结合楼板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框架逆筑法施工,兼顾了施工进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施工过程的实际变形和理论预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16.
以某地区地表堆载临近桥梁群桩桩基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了堆载对桩体的位移、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堆载作用下,周围土体发生明显的沉降,加上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桩基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角桩和边桩承担大部分桩顶荷载,中心桩分担的荷载比较小,堆载对中心桩轴力影响最小;从侧摩阻力方面来说,堆载对角桩侧影响最大,边桩次之,对中心桩影响最小;从桩身沉降方面来说,单侧堆载使得靠近堆载侧的桩顶竖向沉降最大,远离堆载侧的桩顶竖向沉降最小,且堆载对角桩的整体影响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  相似文献   
317.
对液化地基进行处理,是土建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徐州彭城电厂一期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从技术经济和液化处理效果等方面详细分析预制桩与干振碎石桩配合使用处理地基液化的优越性以及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8.
深基坑工程利用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时,周围土体挤出效应不容忽视。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分析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土体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控制土体挤出变形的合理施工流程。  相似文献   
319.
对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淮海路站结构设计的难点、特点作了介绍,淮海路站为地下三层结构,北端头井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标准段和南端头井采用逆筑法施工。  相似文献   
320.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盾构穿越或近接高层建筑施工的案例,而盾构法因其特殊的施工工艺不可避免对地层产生扰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对盾构穿越过程中隧道及高层建筑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济南地铁R2号线生产路站—历黄路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双线盾构隧道非同步斜交下穿高层建筑群桩及筏板承台基础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地层位移规律、建筑物沉降的变形特征,以及施工时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双线盾构隧道先后下穿建筑群桩时,先行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大,后开挖隧道对地层产生的扰动相对较小;盾构通过建筑物正下方时的沉降量最大,随着盾构的远离,其沉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由于高层建筑属框架结构,故在临近隧道一侧建筑体区域地层发生了沉降,而在远离隧道的建筑体区域地层呈上浮趋势,但二者的差异沉降量仍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