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3篇
  免费   67篇
公路运输   2565篇
综合类   534篇
水路运输   1162篇
铁路运输   379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142.
防范商渔船碰撞是海事部门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深化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宁德海事局提出建设“防范商渔船碰撞示范区”的构想。在分析了目前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德示范区的建设思路,明确了示范区定位、建设目标、示范内容及主要建设任务,为其他地区提供方法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3.
连续刚构桥常位于航道之上,其双肢薄壁墩截面尺寸较小,抗船撞能力可能会有不足。文章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双肢薄壁墩连续刚构桥抗撞性能。在计算分析通航船舶、撞击参数、结构撞后响应及抗撞性能后发现,连续刚构桥具有较好的抗撞效果,只需设置简单的防撞击设施,就能对船舶和桥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从桥型、结构和配筋上深层次地分析了抗撞性能好的成因。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抗撞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147.
极限承载能力是考察深海装备耐压壳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标志。具有自航能力的深海装备在水下作业时,存在着水下碰撞的可能性。这种在高应力状态下的冲击作用会对耐压壳体的极限承载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2种常见耐压壳体水下碰撞的仿真模型,计算碰撞前后耐压壳体的失稳临界载荷,重点讨论了碰撞速度对结构塑性变形和剩余强度因子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以为水下碰撞失效模式判断和深海装备自航安全性保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8.
在钻碰事故中,有效碰撞速度,也称为等效固定壁障碰撞速度的计算方法不同于非钻碰式追尾碰撞。通过实际案例提出用于钻碰事故中有效碰撞速度的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钻碰的形态及特点,可采用类比法与能量网格法相结合或读取EDR 的方法获得有效碰撞速度和碰撞瞬间速度。计算得出的鉴定结论与事实基本一致,可以作为划分责任的重要科学依据。计算方法的精度不仅需要大量的碰撞试验数据支持,也需要司法鉴定人员不断拓展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49.
船舶碰撞事故对航行安全威胁严重,不仅会导致船舶、货物的损坏,还会对航道和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船上装载的石油、危化品等物质由于事故原因产生泄漏,更是会对临近水域及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破坏。因此,对船舶(特别是危化品运输船舶)碰撞风险的预测和管理一直受到各界的重视。本文在全面分析船舶碰撞事故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互信息理论计算事故数据特征因素间互信息值,确定了各碰撞风险特征因素间的依赖关系,并最终建立了船舶碰撞险情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以期为航运企业和航道管理单位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船舶碰撞事故,保障我国航运业的安全、高效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0.
《世界海运》2017,(3):30-32
船舶间背离《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进行协议避让的行为,破坏正常的船舶航行秩序,严重影响水上交通安全。以两起由协议避让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案例引出协议避让的定义,结合业内专家学者的态度,对船舶驾引人员使用协议避让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并从推动立法、强化管理,培养船员自觉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意识等海事监管的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尽量减少协议避让给水上交通带来的危害,最终达到规范通航秩序、保障水上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