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244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汽车转向行驶时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关系最大。由于汽车转向行驶时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当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达到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极限时,汽车将沿离心力作用的方向发生侧向滑动;与此同时,离心力还将引起内外两侧车轮法向反作用力的变化,如果内侧车轮上的法向反作用力降低为  相似文献   
52.
北戴河站改造后各部分使用功能更趋完善,车站面目焕然一新,获得各方好评,其中的站台无柱雨棚采用的正三角钢桁架结构跨度达68.6m,为国内首创。某基地站场设施改造被铁道部领导誉为“精品工程”,其中的钢网壳结构站台无柱雨棚开创了全国铁路站台无柱雨棚的先河。  相似文献   
53.
介绍有关状态修的基础知识和微机监测系统功能的应用,提供了实行道岔状态修的一些方法和参考限界值。  相似文献   
54.
杨赫 《中国铁路》2012,(9):56-58
通过对隧道限界检测车工作原理的分析,论述对隧道限界检测车进行动态标定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的隧道限界检测车动态标定方案,提高隧道限界检测车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55.
王武建  于世明 《铁道车辆》2012,50(9):28-30,6
介绍了我国机车车辆限界及现有货车对限界的利用情况,探讨了我国机车车辆限界扩展的可行性,并针对我国铁路货运的实际需求现状,提出修改我国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6.
1工程概况1.1盾构隧道概况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简称天津地下直径线)为单洞双线隧道,盾构段隧道长2129m,采用1台盾构机、设2个盾构工作井的从东往西掘进方案。盾构段隧道共有3处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600、2500、700m;盾构段隧道覆土厚度8.92~27.89m,隧道隧底埋深20.52~39.49m。盾构隧道最大纵坡23‰,最小纵坡3.372‰,竖曲线半径10000m。  相似文献   
57.
根据城际铁路及其列车的实际情况,以CRH系列动车组为主要计算车辆,应用ADAMS/Rail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计算CRH系列动车组的车体横向动态偏移量,并结合横向静态偏移量和车体制造公差确定车体动态包络线.与客运专线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测得的站台高度位置处车体最大横向偏移量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借鉴地铁限界的设置原则,根据仿真计算结果,考虑适当的安全间隙及其他限制因素,确定城际铁路建筑限界轮廓的基本尺寸.其中,最大半宽为2 200 mm,最大高度为7 250 mm;地面侧线站台限界宽度宜维持1 750 mm,地面正线站台限界宽度为1 800 mm,地下站台限界宽度取1 750 mm.该建筑限界轮廓能够适应现行桥梁和隧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8.
采用AS7507.1:2009《铁路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外形-第一部分:轨道车辆》中提供的机车车辆限界计算方法,对出口澳大利亚机车限界进行了计算.计算了静态轮廓、基本运动轮廓、水平曲线扫描运动轮廓和竖曲线扫描运动轮廓.计算结果与澳大利亚限界标准提供的参考机车轮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机车满足澳大利亚标准规定的限界要求.  相似文献   
59.
苏州轨道交通调线调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流程进行梳理,结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实例,介绍了设计前对轨道交通断面测量的要求、建筑限界的检查方法以及调线调坡设计的一般做法,最后根据实际设计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注意事项,可供国内地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0.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限界设计要求,利用机车牵引轨道平板车,将自行研发的机械限界检测装置安装在轨道平板车上,可以对地铁限界连续、快速、准确检测,通过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可靠性好,成本低、效率高,参数的精确度完全满足地铁工程限界检测需要,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