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104篇
公路运输   1198篇
综合类   441篇
水路运输   487篇
铁路运输   430篇
综合运输   9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锚碇位于五峰山山壑间,采用圆形扩大基础,外径90 m,场地内地形变化大,岩土层分布复杂,合理设置适应于地质条件的锚碇基础方案,对工程安全性、经济性意义重大。为了充分利用南锚碇场地内工程性能良好的微风化凝灰质砂岩地基,准确评价岩土体稳定性及对工程的适宜性,采用了露头调查、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手段。基于地质成因分析及赤平投影方法,发现岩面、风化面总体产状具有一致性,倾角约18°,沿倾斜方向分布较稳定;通过进一步分析倾斜岩体及其风化面分布与锚碇基坑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采用台阶式基础方案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对岩石地基的利用优势,针对性提出了锚碇基坑的施工建议。经优化,考虑倾斜基岩工程地质条件的锚碇基础设计可减少约4万m3的微风化岩石开挖量,使工程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992.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中很少考虑坡体内地下水的承压及径流作用, 致使边坡滑移机理分析有偏差, 出现多次治理后仍反复滑移问题, 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考虑地下水的承压及径流作用, 为有效、 经济、 合理地滑坡治理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多次滑移和左幅桥台基础侧移问题研究为切入点, 通过现场深入调查、 钻探、 监测等综合方法, 总结了边坡滑移及桥台基础侧移工程地质问题, 分析了边坡微承压特征, 计算了边坡体内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研究了微承压条件下边坡滑移及桥台基础侧移的力学机理及临界条件, 提出了应急救援和永久治理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 地下水因排泄区的强风化层中夹大量黏性土而排泄不畅, 被大量封存在边坡体的强风化层中, 致使边坡具有微承压特征; 降雨条件下具有微承压特征的边坡发生滑移的临界条件为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基岩面之间的综合平均临界摩擦角为 21°, 桥台基础发生侧移的临界条件为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基岩面之间临界摩擦角为 24°; 经稳定性评价及长时间运营, 印证了应急救援和永久加固方案有效、 合理地处治边坡滑移及桥台基础侧移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锚墩式主动防护网这一新型锚-网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防护效果,依托省道S216线典型高陡边坡,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和传统预应力锚索两种加固措施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从边坡的位移、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和边坡安全系数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锚墩式主动防护网中的锚-网组合结构可同时有效限制边坡浅表层变形破坏和深层滑动失稳破坏;(2)相比单一预应力锚索,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边坡的位移场、应力场、应变场分布均匀合理,边坡安全系数高,加固效果更优;(3)由于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具有整体加固效应,预应力锚索锁定值应考虑坡面主动防护网防护作用力的增量。研究成果可为锚墩式主动防护网的合理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某大跨悬索桥锚碇基础采用“大直径桩+二期槽段”的咬合桩复合锚碇基础支护形式,由于咬合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大直径桩基桩径达3.5 m.且为异形结构,施工难度大。文章针对该大直径咬合桩成孔工艺质量控制、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定位控制、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钢筋笼上浮和下沉控制等多项施工技术开展研究,形成系统的桩基-重力式混合锚碇基础的施工工艺,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1 760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缆垂跨比1/9,边跨跨径580 m,边中跨比0.33。该桥上、下游各设1根主缆,单根主缆由169股127?5.4 mm镀锌铝高强钢丝索股组成,采用PPWS法施工,钢丝标准抗拉强度2 100 MPa。吊索与索夹采用销接式结构,跨中设置柔性中央扣索,短吊索设置关节轴承。主索鞍采用宽鞍槽单纵肋铸焊结合构造,散索鞍采用底座式全铸结构。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封闭整体钢箱梁,总宽31.5 m,梁高4 m,顶板与U肋之间采用双面埋弧全熔透焊接。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结构,总高277.3 m,其上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外包N字造型钢结构;桥塔基础采用直径2.8 m钻孔灌注桩。南锚碇采用外径65 m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平面尺寸70 m×50 m,高50 m。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及抗风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在加劲梁上设置0.67 m高中央稳定板、两侧风嘴处设置1 m宽水平稳定板后,大桥的颤振、涡振等抗风性能均满足要求,且具备一定的阻尼储备。  相似文献   
996.
997.
以惠州油田海域百米水深的海底管道铺设为例,分析南海冬季海况对海底管道铺设的影响,并针对3个具体过程提出新的海底管道施工设计方案。在设计前期,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确认动力定位作业船能有效提升作业的应急反应能力;在设计中期,必须对海底管道铺设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疲劳分析,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并量化应急预案;在设计后期,为克服现场恶劣的海况,提出一种安全高效的起始锚铺设方案。实际应用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为今后南海其他类似铺管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文章针对百隆高速公路K1362+150~K1362+250段滑坡工程的地质及水文基本情况,结合滑坡机理及稳定性分析,介绍了采用桩锚复合防护体系进行滑坡处治的关键技术与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9.
张浦  郭顺福 《造船技术》2001,(1):22-23,12
本文对锚链轮的制造技术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善锚链轮使用性能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船舶锚机是船上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为船舶在水上定位及协助靠离码头。为保障安全,每条船均配备两套锚机设备。一般一套使用,另一套备用。但设备难免有时会发生故障,如锚机马达损坏等。而现代船舶均是单机起单锚,在锚泊时,一旦马达等出故障,失去起锚动力,则无法正常起锚,必须用船上其他动力应急将锚拉起。另外锚机操作人员一般不是熟知锚机设备机械原理的技术人员,在使用管理中,往往对一些关键点有所忽略,本文将强调有关此方面的事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