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3篇
  免费   541篇
公路运输   4983篇
综合类   3341篇
水路运输   3395篇
铁路运输   1990篇
综合运输   29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52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893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ANSYS程序,对6105低排热发动机陶恣气缸盖底板的不曙度场和应场进行了计算,通过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对原陶瓷气缸盖底板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2.
在温度测量中,热敏电阻或热电偶与温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微机化智能仪器中,常用软件来代替硬件进行线性校正,本文给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信号非线性变换的方法,以实现线性校正,这种方法具有通用性,在介绍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两个实例,其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带有多值非线性环节的线性离散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行具有明显的优点,跟踪误差比采用一般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时要小得多,且能保证闭环系统大范围近收敛。  相似文献   
74.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了高强匹配异种的接头在弹性-蠕变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场,结果表明,接头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在焊缝界面上,应力和应变分别呈不连续和不协调分布特性,并随着拦头各区蠕变强度差别的增大,其分布梯度增大,峰值应力/应变提高,因此,蠕变强度梯度大的高强焊缝和低强母材的界面是接头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75.
软土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土的粘滞性,采用粘弹塑性构模型,较系统地介绍利用有限元处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力加固基的数值方法,通过对一工程实例的数值计算,分析固结和流变的结合作用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并对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软基变计算中考虑土体流变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它可对加固效果进行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76.
应用复合梁单元实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适于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的复合梁单元,阐述了基于该单元的钢管混疑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程序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与一个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式拱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指出装配式公路钢桥设计中所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的不足,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受力情况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简化计算方法作了对比,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李晓慧  孙旻 《水运工程》2006,(11):34-37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板桩墙的计算中,应用非线性方法——NL法来考虑桩土的相互作用,利用相似原理求出桩的受力特性,并举出算例。计算过程证明NL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以弹性基础的高桥墩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利用ANSYS进行非线性稳定分析,并将其结果与刚性基础情况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0.
在制动负荷较高的情况下,制动盘等的摩擦表面就会产生热斑和热裂等热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对制动摩擦热做出精确的预测。文章使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小型摩擦试验机上对制动盘和制动块的摩擦热进行了预测和导热分析。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法进行导热分析能够预测制动盘和制动块的摩擦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