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8篇
  免费   197篇
公路运输   2386篇
综合类   1035篇
水路运输   1145篇
铁路运输   1145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991.
在大空隙(20%~30%)母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砂浆,形成一种水泥-沥青复合半柔性路面材料。对其抗车辙性能和疲劳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在试验温度为70℃、轮胎接地压强为1.0 MPa非常规车辙试验条件下,其动稳定度均在6 000以上,与常规沥青混合料相比较,其更能适应高温和重载作用下的路面抗变形需要;温度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抗裂性能有明显影响,断裂强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2.
对于长度较短的拉索,其弯曲刚度和边界约束对索力的识别结果影响较大.文中针对工程中短索内力的识别,在同时考虑其弯曲刚度及边界约束的情况下,提出了等效长度的概念,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将两端固支以及一端固支一端铰支约束下拉索内力识别转换为两端铰支约束下拉索内力识别问题,其既可利用现有拉索内力识别给予的简捷,又可避免求解超越方程所带来的困难,从而可获得较为简单实用的拉索内力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993.
在分析轴向力对桥梁桩基应变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在钢筋混凝土桩横截面中心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新型桩)以提高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为了解新型桩的抗弯性能,制作17根新型桩并对它们进行弯曲试验.分析新型桩的力学特性发现:即使在弯矩作用下纵向钢筋屈服,桩的中性轴也在不断地靠近其形心轴,由于预应力钢筋对桩产生较大的轴向压力,使得受压区混凝土对提高桩的抗弯强度的贡献增加;高强螺旋箍筋、碳纤维布和填充混凝土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供了足够大的侧向约束力,使得桩的抗弯强度大大提高.室内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用碳纤维布约束及混凝土填充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比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桩抗弯承载力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确定新型桩弯矩~曲率关系的解析方法.研究证明,如果采用这种新型桩基础,即使建在易发生液化的软土地基上,桥梁结构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仍有可能保持完好.  相似文献   
994.
赵若 《交通标准化》2013,(22):31-33
粉煤灰是路基填筑的常见材料,但早期强度及抗剪强度较差。通过外掺其他材料形成粉煤灰混合料,并进行抗压强度、水稳及回弹模量等大量试验,对普通粉煤灰经过掺舍后的工程力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外掺粉煤灰的各项工程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海洋测量技术的发展,海图深度基准面在实现上不统一的问题在海洋测绘实践中造成的离散性和跳变性,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以渤海湾为实验区进行实例分析,利用多面函数拟合的方法对点状的深度基准面模型进行连续化的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实现轨面不平顺的在线连续检测,并进一步提高弦测法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四点弦测法。通过理论推导其传递函数,并基于快速傅里叶(FFT)变换利用MATLAB建立了其自动复原算法。为更加合理地确定四点弦测法各参数,用20个随机产生的正弦波叠加模拟轨面不平顺并选用复原误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3个指标来进行复原精度比选。在最优参数的基础上,对上海地铁一段长30 m的实测数据进行复原,其结果与对应形式下三点弦测法的复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四点弦测法的复原精度能控制在微米级,且相对于三点弦测法误差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改善了50%以上,最大值改善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997.
聚焦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基于流变学的弯曲梁流变仪试验、改进弯曲梁流变仪试验,分别分析了实际路面回收沥青、老化后的基质沥青、改性沥青低温流变性能规律;利用传统劲度模量及模量变化率指标展开了沥青的低温性能评价,提出了等效低温设计温度指标与温度差异值指标;在不同养护环境下进行模拟,利用低温等级损失指标对新制备、回收沥青展开了低温物理硬化影响因素研究;利用不同来源、不同品种沥青试验结果相互验证,从抗干扰能力、稳定性、评价准确度、直观性与指标获取难易程度等方面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确立了4类指标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区分与评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回收沥青的实验室流变分析能够反映路面结构的低温抗裂水平,开裂严重路段沥青的模量明显高于其他路段,其数值差异可达130 MPa;新制备的SBS改性沥青与回收沥青低温加载规律一致性高,模量偏差低于15%,可有效搭建起实验室研究同实际路面病害处理需要的关系;传统指标数据稳定性偏弱,置信度仅为64.7%~82.3%,难以满足研究需要,温度差异值指标及低温等级损失指标在应用方面同样受到制约,对此仍需开展更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8.
船体外板曲面大都是由复杂的不可展空间曲面构成的,其弯曲成形目前仍靠手工完成,成为了船体建造数字化的瓶颈之一。为了实现船体外板的数字化加工,根据船体外板成形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将目前迅速发展的多点数字化成形技术应用于船体外板成形的技术方案,通过实验证明:多点成形技术可较好地完成船体外板的数字化成形,经过精度检验可以用于船体外板的成形加工。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中利石化5万t级化工码头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首先研究了E向波浪作用下,码头各位置的波高与波峰面高程,并对码头面高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NE向和SE向浪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检验,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码头面高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多轴疲劳理论难以用于实际工程中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文章将等效热点应力法与双参数临界面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复杂焊接结构的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分别阐述了双参数临界面法的损伤参数、控制方程以及等效热点应力的定义,给出了焊接结构多轴疲劳寿命的评估过程,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