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0篇
  免费   214篇
公路运输   2412篇
综合类   1699篇
水路运输   721篇
铁路运输   754篇
综合运输   24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41.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由于该段交通量大增,货柜车占总车流比例是其他路段的3倍多(达到21%),超载情况比较普遍,路面的麻面、剥落、坑槽、车辙等病害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路面使用功能及行车舒适性、安全性。路面需要进行全面养护维修.改善路面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42.
国内现状 公路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半刚性路面”已被广泛采用。采用半刚性基层,可以有效增加路面承载力,为面层提供稳定的支承,从而充分发挥沥青面层行车舒适的优点。然而,随着半刚性沥青路面的大量使用,逐步发现半刚性沥青路面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半刚性沥青路面裂缝严重,(2)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排水条件差等。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反射裂缝,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降低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43.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我国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398.4万公里,近五年新增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44.
对于地基承载力fk<80 kPa或者≥80 kPa的软塑黏土、粉细砂、与灰岩顶面接触处的松散土,冲击成孔施工分别采用重锤轻击加块石护壁加厚施工法和重锤轻击护壁加厚施工法;对于灰岩溶洞冲击成孔施工采用重锤轻击加块石溶洞护壁加厚施工法,亦或均采用钢护筒护壁施工法,能够使其周围不会形成大于施工桩径的地下空间,灌注混凝土时不扩径,不浪费混凝土,并用反射波法进行完整性检测。  相似文献   
245.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情况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路基下为淤泥、松散粉砂等软弱地层且厚度大,严重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为了提高路基承载力和路基沉降,应对软土层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土的天然承载力不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故对该路基采用水泥粉煤灰桩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46.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的路面结构现状,结合实例就厚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及效益作全面分析,对于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的推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47.
以天大(天镇-大同)高速公路大梁山隧道左线大背沟沟谷段为背景,对富水砂卵石层沟谷段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引入桶式多节双液帷幕注浆技术,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复拱加强、钢桁架临时支撑、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等措施,成功预防了隧道沟谷冒顶塌方,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248.
将填石路基摊铺工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摊铺工艺分类方式,以及摊铺过程的施工控制。表明:渐进式摊铺法施工的表面更为平整;孔隙比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孔隙比一定,动变性能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建议不均匀系数取10~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249.
研究目的:马鹿岭地区是洛湛铁路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相对集中发育地段之一,沿线交错分布有膨胀土、滑坡、顺层、岩溶等,其中膨胀土不稳定斜坡直接控制线路方案。通过综合地质勘察,定性、定量综合评价膨胀土斜坡、滑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工程对边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线路选择及工程设置提供地质依据。研究结论:根据各方案的地质条件比较,结合地形条件,施工图方案选择沿向斜轴部宽缓槽谷行进,避开了膨胀土不稳定斜坡及滑坡、同时减少了经过顺层、岩溶、软土的长度及桥隧比例,虽然线路总长增加200 m,但工程投资和运营风险都明显降低,工程地质条件最优。  相似文献   
250.
基于“亲水层-疏水层-亲水层“模型,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低能电子束(能量E0≤900 eV)作用下,磷脂酰乙醇胺(PE)双分子层膜的电子散射,研究了PE膜散射电子(SEs)、背散射电子(BSEs)的深度与表面分布,BSEs、透射电子(TEs)的能量分布,以及SEs的能量沉积.研究表明,入射电子束能量E0越小,PE膜的TEs就越少,BSEs就越多,被PE膜吸收的电子就越多,BSEs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入射电子束能量E0越小,PE膜能量接近E0的BSEs就越多,能量接近E0的TEs就越少;PE膜亲水层的背散射能力明显高于疏水层;随着E0的增大,SEs在PE膜中的能量沉积密度增大,但沉积范围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