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2篇
  免费   214篇
公路运输   2427篇
综合类   1702篇
水路运输   722篇
铁路运输   755篇
综合运输   25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21.
422.
根据乳化沥青技术国际研讨会(ISAET2008)上发表的“有关国际上乳化沥青动向的调查报告”,介绍了乳化沥青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随着各国对养护维修工程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乳化沥青在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优势,乳化沥青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相信乳化沥青技术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3.
为进一步提升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使用品质,针对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施工现存问题,借助有机玻璃界面状态图像观测与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固化状态下碎石封层黏结性能,提出了水性环氧沥青碎石封层两阶段分步式压实方法;系统分析了微表处摊铺时机对碎石封层沥青-碎石黏附与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程度,探究了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与交通荷载对开普封层结构强度与表面功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水性环氧沥青微表处最佳摊铺时机与开放交通条件;最终优化了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施工方法,推荐了最佳施工参数与时机。结果表明:有机玻璃界面状态图像观测方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性环氧沥青碎石封层的黏结防水状态,其结果与宏观试验一致。两阶段分步式压实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层间黏结性能,增幅达14.29%以上,具体流程为:碎石封层摊铺后,立即采用前期轻微压实工艺进行碾压1次,待碎石封层养生至表干与实干之间时,采用后期标准压实工艺再碾压1次。基于碎石封层性能演变规律,可得微表处最佳摊铺时机为:碎石封层处于表干与实干状态之间。基于开普封层性能演变规律及交通荷载影响,可得最佳开放交通条件为:微表处摊铺后常温(25℃)持续养生1~1.5 h,适度开放交通,约2 h后完全开放。研究结果可为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品质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24.
在车身壁板自由阻尼层的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阻尼材料参数不确定性波动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车身防火墙、地板和顶棚等区域全敷阻尼材料;其次,以等效辐射声功率(ERP)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层布局进行拓扑优化并验证优化效果;最后,以阻尼层厚度为随机设计变量,损耗因子和弹性模量为随机变量,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BF)近似模型、蒙特卡洛模拟(MCS)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对阻尼层进行6σ稳健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自由阻尼层的总质量减少了50.45%,并且车身结构噪声性能达到了6σ质量水平,实现了保证车身轻量化要求下的阻尼层稳健性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25.
426.
427.
我国的高等级道路多数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因其整体强度、抗永久变形能力均较强.能适应重交通.已成为我国目前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但是沥青路面层间粘结、防水等问题往往被忽略.则即使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再高,沥青路面的破坏状况仍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428.
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具有热固性特点,固化后胶体弹性高,粘结强度明显优于一般的改性沥青。通过剪切性能和拉拔性能试验,比较分析4组不同B组分含量、不同洒布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与水泥混凝土板的层间粘结效果,提出了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与抗剪强度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B组分含量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洒布量为1.70~1.80kg/m~2;同时,结合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强度形成特点,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29.
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分析了上覆硬壳层在受力过程中的封闭、应力扩散、反压护道以及抗剪等多种作用,运用塑性区间图对荷载作用宽度进行修正。考虑硬壳层的多种作用对梅耶霍夫(Meyerhof G.G)和汉纳(Hanna A.M)极限承载公式进行改进,使计算公式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对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30.
基于滑移网格的带螺旋桨艇体尾流场数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对艇后螺旋桨的粘性流场进行整体仿真计算,使用SSTκ-ω湍流模型进行方程组的封闭。为了研究带螺旋桨的艇尾部流动状况,采用滑移网格的处理方案。比较了带桨与不带桨情况下尾部流场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滑移网格技术可以为艇后螺旋桨和潜艇整体流场的研究提供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