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11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157篇
铁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当前战场电磁兼容难题,提出了基于动态频谱池管理的战场电磁兼容辅助决策模型,论述了战场电磁兼容辅助决策模型中关键的频谱感知、预测分析、频谱池分配与管理和辅助决策等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声频谱分析理论,实现将超声信号从时域分析向频域分析的转化,通过对完整混凝土、缺陷混凝土注浆前后声波数据的频谱分析对比,建立了频谱特征与新老混凝土界面缺陷之间的关系,使得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质量评定更加精确,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信号采样理论在交通流检测点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交通流检测点布设领域研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本质上属于空间交通流信号采样问题。依据信号采样理论,建立了确定检测点间距或密度的方法与流程,该流程包括空间交通流信号产生、离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间距确定、误差分析5个步骤。对高速公路拥挤状态下的仿真分析表明:100 m的检测点间距可以满足对拥挤交通流状态的真实检测,该数值接近于实际应用中的最小值(125 m),说明该理论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对某一斜拉桥进行最大双悬臂和最大单悬臂的空间有限元分析,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阻尼工况下,桥梁在不同攻角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通过频谱分析,讨论最不利施工状态下桥梁抖振响应对施工人员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抖振作用下的Diekemann舒适度指标值较大,对施工人员安全和桥梁施工质量均有影响,应采用一定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汽车车内噪声频谱和阻尼材料性能的测试分析,介绍了如何选用最佳阻尼材料降低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6.
多穿孔板的小孔直径与噪声频率紧密相关,小孔直径决定着噪声频谱中的主振频.从消声量公式看出,小孔数量增加、小孔总面积增大和小孔直径减小、穿孔板厚减薄等,肯定利于降噪.因此,对小孔直径、穿孔板厚度都有一定要求.对于摩托车高转速工况噪声不达标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内接管、插入管及多孔穿孔板小孔的尺寸来解决,以削减掉频谱中的主振频.  相似文献   
17.
在管输企业内很多机泵是用软性方法对轮胶皮联接的.胶皮具有易损和老化等特性,振动图谱上也不同于刚性联接.以抚鲅线首站喂油泵为例对其进行跟踪研究,发现软性联接具备工频弱化和1.5倍频出现峰值等特点.因此软性联接振动图谱的研究是对目前频谱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采用疲劳列车,将各种疲劳列车模拟通过两座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以获取连续梁控制截面的疲劳荷载效应谱;将疲劳荷载效应与标准荷载最大效应建立关系,便可得到连续梁控制截面的标准荷载效应比频谱。利用标准荷载效应比频谱,可计算出钢筋的等效等幅应力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荆沙长江大桥为背景,通过紊流场测力试验对气动导纳的互功率谱识别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发现互功率谱法计算得到的等效气动导纳整体上偏低,且低于Sears函数,但随折减频率变化的趋势上看,与传统算法无明显差异。由互功率谱法计算得到的复气动导纳计算抖振力,并进行频谱分析,与实测抖振力自功率谱比较发现,计算得到的抖振力自功率谱随折减频率变化的趋势与实际抖振力自功率谱吻合较好,但存在一定数量上的差异。通过对紊流度为6%、10%、20%的三种紊流场中-5°~+5°风攻角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发现,计算抖振力谱与实际抖振力谱的相对差异没有随紊流度和来流风攻角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且相对差值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