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6篇
  免费   171篇
公路运输   3359篇
综合类   1517篇
水路运输   1235篇
铁路运输   700篇
综合运输   16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以草原隧道通过Ⅵ级围岩风积砂层为例,结合隧道软岩常规的加强支护、超前支护等处理方法,提出了旋喷桩加固Ⅵ级围岩风积砂层施工技术.通过施工实践证明,旋喷桩加固风积砂层是最合理、进度最快、安全措施最得力的施工方法.其次,将旋喷桩整体咬合加固优化为分离桩整体加固,即桩与桩间留空挡,洞身开挖后用超前小导管将桩串联成整体受力,不仅节省成本,施工简单,而且解决了拱顶因不均匀性强度和渗透性造成的掉桩或断桩施工难题,可为今后类似围岩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2.
软弱富水Ⅵ级围岩隧道下穿道路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江门隧道软弱富水Ⅵ级围岩段隧道施工难题,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下穿段道路的运营安全,选择合适的超前预加固方式和隧道开挖方法。研究结论:(1)采用施作水平旋喷桩超前加固、大管棚超前支护和CRD工法进行开挖,保证了隧道下穿段的施工安全。(2)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全过程数值模拟,对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和位移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确定施工控制和地表变形监测重点。(3)在施工过程中钢架需及时封闭成环,防止底部出现较大的位移,产生底臌现象。  相似文献   
123.
B+级铸钢(ZG25MnCrNi)是广泛应用于生产摇枕、侧架的重要材料,热处理工艺一般为900℃固熔3~4 h后吹风冷却,其金相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等轴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近期一些生产厂家发现铁素体与珠光体基体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大块状珠光体组织。通过对该类异常组织的金相、元素分布与力学性能的分析,发现形成大块状珠光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局部温度不均匀引起的残余铸态组织和遗传影响,但这类组织对B+级钢的力学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还表明通过在正火处理前施加1次高温退火可以消除该类异常组织。  相似文献   
124.
针对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无法快速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采用逆光拍摄粗集料颗粒图像的方法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集料颗粒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进行采集,并采用最小外接椭圆法提取图像中集料颗粒的轮廓,分别对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进行评价,结合两者评价标准得出针片状颗粒含量评价指标;通过对粗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进行实测分析,并与现行规范方法实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评价指标,能较好地评价粗集料针片状含量; 2)对比不同分档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实测结果,随着集料颗粒粒径的减小,图像法识别准确性降低,表明该方法对较大粒径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 9.5 mm以上的粗集料针片状评价相关系数能达到0.9以上,而9.5 mm以下相关系数在0.9以下,可靠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超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研究”的部分结果;给出了薄层混凝土材料的模量参数;并且对动态模量试验结果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静态、动态模量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26.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采用在古典 C.B.R法的基础上 ,施加动荷载的简化试验方法 ,分析级配碎石混合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可用永久变形、弹性模量双指标指导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而合理的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组成 ,应考虑到材料与振动碾压工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7.
2003年2月中旬,丰田汽车公司最新推出的HARRIER轿车上首次采用了新型的安全技术,即自适应前方照明系统(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与预警碰撞安全技术(Precrash Safety System)。AFS是旨在获取夜间车辆行驶安全信息的装置,这又是一种新的安全系统概念。预警碰撞安全是介于主动安全(Active  相似文献   
128.
无砂砼桩是利用级配碎石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它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发展而来、类似CPG桩的一种新开发的地基处理技术,近年来开始运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结合湖北省襄十商速公路汉十、襄荆连接线项目上运用无砂桩的工程实践,介绍无砂桩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过程。  相似文献   
129.
李时亮 《路基工程》2003,(Z1):19-21
对扬州电厂湿排粉煤灰的颗粒组成特点作了研究,并对颗粒组成对粉煤灰工程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0.
沥青混凝土抗滑面层组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K-13开级配面层虽然抗滑性好,但渗水,而AC-13Ⅰ型级配虽然密水性好,但抗滑性差。通过调整的FC-13级配,介于两者之间,可以兼顾抗滑和密水的要求,室内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