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篇
  免费   84篇
公路运输   714篇
综合类   336篇
水路运输   476篇
铁路运输   20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在乘用车整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开发过程中,白车身的弹性体模态与静刚度是衡量车身结构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文中阐明了白车身模态与其扭转刚度的关系,以某小型乘用车白车身为例,通过模态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各主要模态所对应的白车身扭转柔度、扭转柔度贡献度,进而得到其扭转刚度,并与刚度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白车身模态与扭转刚度的数学关联性,为新车型开发阶段综合控制车身重量、优化模态分布和扭转刚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2.
为避免拉索缠绕螺旋线对斜拉桥横桥向受力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在拉索表面涂聚脲涂层的风雨激振抑制措施.采用风洞节段模型测振、测力试验,研究聚脲涂层表面处理措施对拉索风雨激振和风荷载的影响,并与不采用措施拉索以及采用传统的缠绕螺旋线措施拉索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聚脲涂层表面处理措施能有效抑制拉索风雨激振;在无措施拉索临界区...  相似文献   
313.
段斌 《上海造船》2013,(4):34-39
船舶轴系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轴系产生的扭转振动是引发船舶推进系统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了船舶轴系扭转振动产生的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减振措施之后,并以某型船舶为例,利用轴系扭振计算软件,研究了优化该船轴系扭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14.
扭振是影响船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船舶轴系扭振的测量是提高轴系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以柴油机为主动力的船舶轴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轴系扭振的测量的方法。硬件部分采用测速齿轮、转速传感器和DEWE43V数据采集模块进行瞬时转速的采集;软件部分,在DEWEsoft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对瞬时转速进行处理,从而提取扭振信号,实现了船舶轴系扭振的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315.
提出了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钢管混凝土脱空检测方法,通过对瞬态冲击下脱空钢管的声振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出了瞬时幅值特征样本,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法对特征样本进行二类模式识别,从而对钢管混凝土的脱空进行判定,试验研究表明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6.
为提高工程质量,将振冲碎石桩和强夯法两种地基处理方法联合运用于大连港大窑湾二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分别介绍振冲法和强夯法的原理和施工工艺.通过分析加固后检测成果,表明振冲碎石桩联合强夯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17.
为提高危险跟驰行为研究的效率和可靠度,创新研究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IDM)模型参数的危险跟驰行为定义方法。首先,以NGSIM自然车辆数据集为基础提取跟驰轨迹数据,并通过遗传算法标定IDM模型参数,挖掘驾驶员跟驰行为特征;其次,在分析跟驰行为特征指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确定各等级危险跟驰行为指标阈值;最后,设计车辆跟驰的仿真试验,选择6个指标对不同级别危险场景下的交通运行仿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危险驾驶员跟车间距更小,间距波动系数较大,并且会干扰交通整体运行。  相似文献   
318.
介绍了斜拉索风致振动的基本原因和类型、部分减振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319.
为解决汽车加速扭转共振问题,探讨了某款柴油车在1 700 r/min左右产生的扭振和共鸣声的机理,可通过改变相关件的扭振频率及增加扭振阻尼来解决此问题.在没有双质量飞轮的情况下,最终通过调整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以及与传动轴挠性联轴器的组合运用,消除了该车型的扭振问题.结果表明,扭振是由系统共振引起,在扭振的源头采取对策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0.
为研究专业与非专业驾驶人的跟驰安全性,以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下驾驶人跟驰行为的数据采集为基础,应用碰撞时间TTC及其拓展指标TET和TIT 3个跟驰安全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受测专业及非专业驾驶人TTC频率分布和单位时间内TET及TIT平均百分比,从而对专业及非专业驾驶人跟驰安全特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跟驰过程中专业驾驶人保持较小碰撞时间的比例比非专业驾驶人高,同时专业驾驶人单位时间内TET及TIT平均百分比大于非专业驾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