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542篇
综合类   217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针对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常用的箱型截面,总结归纳主拱圈混凝土主要分环和浇筑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分环和浇筑的基本原则,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分环浇筑方式对单箱三室截面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内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形截面能较好地满足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受力和构造的要求,是大跨度桥梁的理想截面形式;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和浇筑方式主要由劲性骨架结构承载能力、施工操作性、结构整体性和经济性4个因素决定;进行分环和浇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少分环数量,对称分环和浇筑,尽快完全包裹劲性骨架弦管,尽快形成完整箱室以及将截面复杂部分划分至易于施工混凝土环内等;跨径416 m劲性骨架拱桥的三室箱形截面主拱圈采用合理的分环和浇筑方式,可以分别降低5.9%的劲性骨架钢管应力和16.8%的管内混凝土应力,减少7.8%的拱顶下挠位移。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施工阶段受力复杂、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对劲性骨架受力影响较大的特点,提出基于最优化理论的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数量设置方法。将主弦管应力与目标应力差值的平方设为目标函数,分环分段数量为设计变量,利用最优化原理建立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状态下,可测变量之间的性态约束关系。以某在建主跨600 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为例,通过最优化原理求取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数量设置的最优解,并进一步对肋间横联结构及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最优化计算理论的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原设计方案主弦管压应力为342.6 MPa,优化后主弦管压应力仅为309.1 MPa,降低幅度可达9.8%;原设计方案拱顶最大下挠值为654 mm,优化后拱顶最大下挠值仅为629 mm,下挠值减少25 mm;肋间横联设计方面,建议采用X形空间横联而非采用I形平面横联,因前者在外包混凝土浇筑阶段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13.
针对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搭建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方式落后、质量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管控系统不完备等问题,结合广州—湛江高速铁路项目钢筋骨架智能建造重难点,提出了适用于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智造的总体技术路线。基于BIM开展简支箱梁钢筋骨架部品化设计,并通过节段拼装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合网片设计方案研究装配化组装工艺,实现钢筋骨架的快速成型;研发部品自动化加工设备、物料转运设备、自动化吊装设备及拼装胎具工装,实现设备生产线总体设计;开发钢筋骨架智能建造全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排版、质量追溯等工厂化生产、可视化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应用。该研究成果对高铁预制梁场钢筋骨架拼装成型技术进行系统性优化创新,实现部品化加工、自动化组装和信息化管理,整体提升铁路预制梁钢筋骨架智造施工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研究实现了铁路预制箱梁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广泛的技术和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14.
纯电动客车骨架轻量化对于提升其续驶里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基于变密度法对整车骨架进行拓扑结构优化,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和尺寸优化方法对骨架主要杆件的厚度进行优化。经过综合优化后的某纯电动客车骨架的刚强度性能均有提高,且减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15.
为保证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拱肋竖转施工过程的抗风安全,以某主跨342 m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拱肋竖转施工为背景,研究该桥劲性骨架拱肋在竖转施工过程中的抗风性能及抗风措施。根据竖转施工特点,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2种最不利施工状态(拱肋竖转临界状态和拱肋合龙前状态)有限元模型计算风致响应,提出设置浪风索的抗风措施以提高抗风稳定性。结果表明:拱肋在2种最不利施工状态下会产生显著的拱顶横向位移和拱脚转轴连杆应力,危及拱肋施工安全;设置浪风索能有效降低处于竖转施工阶段的拱肋在横风作用下的拱顶横向位移和拱脚转轴连杆应力,且浪风索应力满足要求,可保证竖转施工安全。浪风索截面面积对拱脚转轴连杆应力影响较小,对拱顶横向位移影响较大,同时考虑到施工中浪风索张拉力的不均匀性,设计时宜适当增加浪风索截面尺寸,以提升结构整体抗风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916.
针对乌鲁木齐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的“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这一新要求,对现状骨架路网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路网虽已初具形态,但存在着骨架路网结构与带状走廊需求不匹配,对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支撑不足的问题。2017年“两纵、两环、多放射”快速路网规划和2021年最新提出的“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对上述问题虽均有相应补充和完善,但仍存在不足。在对最新骨架路网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骨架路网的可实施性及交通功能出发,对规划骨架路网中横向通道和射线通道局部线位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17.
利用有限元技术对某电动客车骨架进行静强度工况分析及动态模态分析。根据静强度分析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相似文献   
918.
通过骨架贯入试验,对多孔沥青混合料(PAC)骨架强度与不同筛孔通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2.36~4.75 mm粒径大小的石料会为PAC-13混合料提供一部分骨架强度,因此混合料2.36mm通过率越高,混合料骨架强度越小;(2)4.75 mm通过率对PAC-13混合料骨架强度影响不大;(3)对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强度具有最大影响的筛孔是9.5 mm筛孔,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强度会随9.5 mm通过率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骨架强度与高温稳定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对PAC-13设计级配范围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