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90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长大纵坡路段早期损坏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车辙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设计几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相关的力学性能测试与路用性能试验发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回弹模量和动态模量值都有显著提高;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劈裂试验,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与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2.
在公路设计新理念指导下,认真总结以往国内外高速公路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改性高模量橡胶改性沥青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3.
为了评价低标号沥青与高掺量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材料)拌制混合料的高模量性能,对4种RAP材料掺量的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混合料的体积和力学指标来确定最佳掺量,并从劲度模量、韧性、温度敏感性、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性能等方面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高掺量RAP材料拌制的高模量混合料和传统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相似的良好力学性能.但是,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材料最大利用率为30%.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行车水平荷载对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不同水平荷载作用时沥青砼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分析了半刚性基层厚度和土基模量对水平荷载产生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荷载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路面上部6cm以内,路表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变随水平荷载增大而显著增大,半刚性基层厚度或土基模量的变化对水平荷载产生的应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
对比研究了RK300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70号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试验包括多种车辙试验、GTM旋转剪切试验、单轴贯入强度试验等。此外,测试了三种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及随频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RK300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动态模量和车辙动稳定度,高温稳定性能较好。工程应用近三年,效果良好,无车辙、裂缝、坑槽等病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高模量沥青混凝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荷载引起的沥青混凝土塑性变形,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交叉口路段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通过对北京六环快速路大修工程中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分析。指出高模量混合料的级配可遵循我国常用的A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并通过添加高模量添加剂的方式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凝土。PRM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室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加0.7%PRM添加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特别是其高温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工程试验路的检测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表明掺加PRM添加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能够适应当前道路交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斌 《公路》2011,(2):123-126
通过对掺加"路宝"外掺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辽河AH-90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歼裂能力及水稳定性、疲劳特性的性能对比试验.评价分析了"路宝"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8.
结合广东地区夏季极端降雨多发的情况,提出建立室内外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外掺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和静态模量、劈裂试验得到外掺剂的最佳剂量为0.6%.对最佳掺量的AC-13C和AC-20级配混合料和未掺加外掺剂的AC-13C和AC-20级配混合料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模拟试验下高模量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提高了13%左右;室外长期水损害试验,AC-13C和AC-20高模量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分别提高了25%和43%.此外,试验也表明,真空循环饱水条件下的煮沸冻融试验和夏季高温水浴试验能较好地反映荷载作用和夏季高温多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开展路面长期性能观测对掌握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京沪高速为依托工程,制定应变计布设方案与监测方案开展路面应变响应信息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辆通过后,面层和上基层应变主要为压应变,其变化范围为0~25×10-6,下基层和底基层应变主要为拉应变,其变化范围为0~7×10-6;拉应变和压应变的交变点分布在上基层;路面结构内部应变随车辆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但应变随荷载变化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均呈现出结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变化特征,但在拉压应变交变点分布位置上实测结果和理论结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0.
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时的模量可明显降低结构层中的应变量,从而解决沥青路面高温车辙问题。提高沥青混合料模量的方式分为两类,其一为采用高模量沥青,其二采用混合料外掺剂,通过对SBS改性沥青、低标号沥青、及部分外掺剂进行混合料性能对比,总结出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模量经济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