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5篇
  免费   442篇
公路运输   762篇
综合类   1651篇
水路运输   377篇
铁路运输   8414篇
综合运输   303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62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 翻车机转子托辊轮和轨道损坏状况 秦皇岛港第二港务分公司的煤二期卸车系统的2台翻车机,由英国汉肖公司1982年设计,为双车翻车机,其转子采用C形四端环结构.经过长期高负荷运转,以及受车箱不断增高、加宽及载重量不断增大的影响,转子钢结构变形损坏严重,1998年达到了报废的程度.大连重型机器厂承担了新翻车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在不改变原设备基础的条件下,将4个转子端环由原来的单腹板结构改为箱形结构,增大了钢结构的刚性,同时翻车机的整体重量也有所增加,翻车机的设计寿命为2×106 工作循环,其中1台翻车机于1999年初投入了使用.  相似文献   
72.
国家发改委通报批评和处罚的直接功效在于可以促进重型汽车行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标准、法规。更重要的则是要让重型汽车企业的竞争处于规范的平台,打消企业整治改革的顾虑。一些重型汽车企业对国家发改委的此次行动寄予厚望。希望这次“点名事件”的出现能让重型汽车企业竞争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73.
强夯法在码头门机轨道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利用夯夯法处理洋浦港二期工程门机轨道和集装箱卸桥轨道抛石地基的施工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隐藏在轨道不平顺中。采用小波分析和经验模式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对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进行识别和提取分析。利用对称双正交小波对轨检车监测到的车体垂向加速度响应和高低轨道不平顺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滤除波长1 m以下成分后,基本可以保证用经验模式分解得到的第1个固有模态函数包含全部钢轨弯曲不平顺信息。对提取得到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的分析表明,不同钢轨上存在的弯曲不平顺不同,钢轨存在的波浪弯曲不平顺是波长在3 m附近变化的准周期不平顺;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是引起车体颤振的原因。建议在提速线路和客运专线上应限制波浪弯曲钢轨上道。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动车组检修修程、运用检修工作量计算方法的了解、分析,结合我国客运专线及提速线路设计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动车段建设规模的详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6.
《ITS通讯》2005,7(4):4-5
全球首条无轨道、无馈触线网,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电车商业运营示范线日前在山东烟台福山区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77.
78.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交通是世界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市政难题,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为此,上海市在建成地铁1号线并继续兴建地铁2号线的基础上,于1997年决定修建我国大陆第一条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明珠线。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介绍创新理论——TRIZ理论及其基本原理,以高速铁路隧道设计中一具体问题为例,尝试利用TRIZ理论,借助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和专利库,获得创新性概念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0.
对我国高速行车条件下采用常用缓和曲线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明确指出常用缓和曲线的线形为三次螺旋线,称之为三次抛物线是不确切的,结合我国铁路行车速度发展的目标值,计算了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曲线最小半径值及采用常用缓和曲线的长度值,对采用常用缓和曲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