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151篇
公路运输   720篇
综合类   299篇
水路运输   286篇
铁路运输   280篇
综合运输   8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江巍 《摩托车》2007,(2):38-41
雷州半岛自古因多雷暴而得名。半岛地形单一,起伏和缓,以丘陵台地为主(台地指坡度平缓而突起的大面积平面地形),平均海拔高度为25~50m,最高的是一些地壳运动残留下来的火山丘,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湛江市的湖光岩,因为其保留了完整的环形火山口湖,目前已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3.
剖析6年前建设的湘西铁山河流水大桥工程建设过程,归纳出几条具有特色的建桥经验,并将其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介绍了西康铁路南段软岩和极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设计指导思想,具体分析它们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对该类地层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几点建议,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5.
国内有关斜度达4/1的灌注型嵌岩斜桩设计施工情况报道较少,本文就一工程实例作了介绍,并对一些技术问题发表了一点评论,可供参阅。  相似文献   
136.
软岩稳定性、抗风化、抗水性及抗变形能力均较差,遇水、风化作用右其强度会急剧降低,在填筑后容易变化,粒度组成会随着碾压过程及暴露时间而变化,压实性能不稳定。本文首先研究软岩填料的特殊物理力学特征以及工程特性,根据武广客运专线软岩室内试验成果,初步评价其作为填料的适宜性,并为现场试验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红层嵌岩桩侧阻和端阻修正系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红层是桥梁等构筑物的良好的嵌岩桩持力层,通过对现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嵌岩桩的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修正系数在红层中的合理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38.
对青岛胶州湾隧道一些工程地质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岛胶州湾隧道海域段水下地质勘察极为困难,工程地质情况众说纷纭。部分人认为,湾口一带因存在湾口断裂、片麻岩、火山构造等地质条件,其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水文地质条件之差、安全系数之低位居目前世界上现有海底隧道之首,引起了社会和建设者的广泛关注。为此,作者通过陆域段的施工实际及对相关资料分析,对隧道的地质断裂、火山口构造、透水性等地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充分论证和评估存在的地质问题、增设超前支护及预注浆、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施、二次衬砌紧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9.
目前,公路隧道掘进普遍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使周边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壁,断面既符合设计轮廓要求,又使隧道围岩不产生较大损伤,从而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自身承载能力。从目前隧道光爆技术的效果来看,软岩的光爆超欠挖现象比较普遍。为此,总结软岩爆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0.
唐锐  王俊  徐国文 《路基工程》2018,(4):140-145
软弱层状岩体具有自稳性较差,且强度各向异性等特点,隧道修建过程中常出现初支混凝土开裂、型钢拱架或格栅扭曲、支护侵限等大变形破坏现象。以国道318线折多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对层状地层软岩隧道大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强度的增加,层状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减弱,塑性区的分布从由节理面控制变为沿隧道轴线对称分布,且塑性区的范围也有所减小;从变形控制角度分析,对围岩整体进行注浆加固及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而仅对节理进行加固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