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9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2174篇
综合类   331篇
水路运输   190篇
铁路运输   208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乘坐舒适性,近年来汽车上采用了许多新部件和新式装置。悬架和转向系统中已应用的和即将出现的新技术有:空气弹簧、电控减振器、主动悬架电控平顺性和操纵性、声纳路面传感器、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电控齿轮齿条转向系统、四轮转向以及自动倾斜和伸缩式转向盘等。  相似文献   
182.
本文采用连续模糊控制方法来实现具有地面不平度预测量系统的主动悬架动力装置的控制,并通过模拟计算证明了采用此方法可使汽车和行驶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同时得到有效改善,结果还明,它可以有效降低主动系统消耗的最大功率和一定程度降低总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183.
本文通过分析油气悬架中存在的气体弹簧刚度非线性特性和摩擦力,建立了主动悬架的非线性模型。分析了悬架的非线性特性对悬架运动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比线性模型更接近油气悬架的实际情况,根据非线性模型设计的车身高度控制策略比根据线性模型设计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4.
回火温度对弹簧钢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了轿车螺旋弹簧用钢50CrV4的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50CrV4钢的断裂行为,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冲击试样和拉伸试样断口的观察,确定了实验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85.
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传统汽车悬架系统无法提供良好的减振性能,应用新型电控技术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日益完善。介绍了目前汽车悬 架系统的发展,评价了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这4种以现代控制理论为核心的悬架系统电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6.
本文主要阐述了吊耳支架类钢件,在下吊耳局部热节处仅采用冷铁工艺的不足,并以红岩CQ16车新产品2901-17931前板簧后吊耳支架(材质ZG270-500)为突破口,采用进水侧暗冒口远端配合使用外冷铁工艺,在局部热节处建立了较大的温度梯度,实现了局部定向凝固,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该类铸件局部热节气、缩孔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187.
汽车横向稳定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件之一,不仅提高了悬架系统抗侧倾的能力,而且较好地改善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本文对汽车横向稳定的设计原则、匹配方法及常见的1型和2型稳定器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总结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同时对如何更好地提高汽车的侧倾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8.
随动式悬架转向原理及操纵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孔辉  殷承良 《汽车工程》1997,19(6):322-324,341
本文简要介绍了随动式悬架结构。通过对其中的橡胶悬置块结构与功能分析,揭示了其中随动转向特性原理,并初步揭示这种特性对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种悬架结构也有县于汽车平顺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9.
提出了一种研究非相互独立运输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方法,首先对运输项目之间的互相独立、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和相互代作用性质进行了分类研究,然后研究了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及目标值确定,利用有序组合树方法建立了方案值,用群体决策方法确定项目目标值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研究了项目优选的模糊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