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篇
  免费   169篇
公路运输   1274篇
综合类   770篇
水路运输   748篇
铁路运输   513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11.
鉴于大跨度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南京仙新路特大跨度悬索桥为例,阐述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的全过程,并分析行波效应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的第一阶振型周期超过25.0 s,在常规体系E2地震下,桥塔及其基础保持弹性,但中央扣受拉破坏,从而使主梁位移过大;采用将中央扣作为牺牲构件,同时在塔梁间设置液压粘滞阻尼器的纵向减震体系后,能显著减小塔上支座、梁端的纵向位移以及主引桥相对位移,同时能小幅度减小塔底和承台底地震内力;行波效应对减震体系关键位置的地震内力和地震位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2.
为探究中高频扰动下舰船隔振系统多维隔振的能量波动特性,考虑隔振器的分布参数特性和基础柔性,基于该动力耦合系统中子系统结构的导纳矩阵,推导系统能流传递函数,建立了复杂激励下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的分布参数解析模型。联系当前舰船隔振系统的应用,设置等中间质量的浮筏隔振系统作为参照组,研究了中间结构的波动效应、隔振器驻波及中间质量与机器质量比对系统振动能量传递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分散中间质量避免了中间结构的波动效应,降低了子系统间发生动力耦合的可能性;分散中间质量隔振系统可以明显降低目标频段隔振器驻波发生的几率,改善了高频隔振效果;在兼顾舰船设计空间和重量的要求下,适当增大分散中间质量可以拓宽该系统的有效隔振区间。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上覆土层厚度及土性对地震作用下的可液化场地响应的影响,构造若干类典型可液化场地剖面,将水平成层场地置于基岩上,选取Carbondale波并利用D-mod 2000进行场地非线性动力分析。经计算,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地表峰值加速度减小;随着上覆土层塑性指数的增大,地表峰值加速度增大;可液化场地对输入地震波具有缩小效应。  相似文献   
114.
管棚超前支护在平顶直墙隧道中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棚法作为浅埋暗挖隧道的一种辅助工法在防止隧道塌方、控制地层位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管棚设计需要确定两个基本参数--间距、截面尺寸.而管棚的设计理论还不够成熟.文章引入土拱原理可以计算管棚的最大间距;而对于截面尺寸.提出在弹性地基梁法的基础上,考虑隧道开挖影响并结合增量法进行计算较为合理.同时认为,两个基本参数的相互影响必须综合考虑,假定管棚直径进行间距设计,应根据管棚受力分析进行校核,通过多次循环假定、计算、校核以得到较为合理的管棚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5.
作为普通货物运输通用软件的驻点试用企业,浙江长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3月1日正式应用该软件,其实际效果如何?成本是否降低?遇到何种困难?公司副总经理王奕对此一一解惑。  相似文献   
116.
相马与赛马     
一般的,单凭肉眼相马而得出的结论,很容易因为“晕轮效应”而出现偏差。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凭印象选拔干部.注定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7.
文章以赣江大桥和宁海新桥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其主桥施工最大悬臂状态下P-Δ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考虑P-Δ效应时的桥梁位移与应力变化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马辉  吴剑  高明忠  王海云 《隧道建设》2019,39(9):1412-1422
铁路隧道净空面积的确定,不仅应考虑隧道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还要考虑列车通过隧道时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基于一维、可压缩、非定常的流动假设,推导得到车内瞬变压力、洞口微气压波和空气阻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这3个指标对现有城际铁路、高速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进行论证和优化。结果表明: 针对大于10 km的特长隧道,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且在提高列车密封水平、增加洞口微气压波缓冲结构的情况下,可对特长隧道净空断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9.
定位桩是游艇码头的一种重要锚碇形式,现行规范对游艇码头风荷载、波浪荷载等规定存在不详尽之处,为完善游艇码头定位桩的计算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游艇码头在风荷载和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游艇码头定位桩计算提出合理建议,建议游艇码头计算采用整体建模,风荷载的遮挡效应应考虑船型、受风高度、船舶间距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0.
郑惊涛 《水运工程》2018,(12):16-20
为了研发生态结构,给生态航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进行水生生物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透水框架坝的结构形式。通过开展相应的水槽试验,对比分析透水坝与实体坝的作用区别,并结合水槽试验成果,从集鱼效应、提高鱼类栖息适合度等方面分析透水框架坝的生态效应。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从流场分布来看,实体坝在坝后一定范围内存在回流区;框架坝坝后无回流区存在; 2)相对于实体坝,透水坝作用效果较弱(冲刷坑深度约为实体坝的60%),作用时间更长; 3)透水框架坝能够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框架坝的内部空隙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庇护场所,对鱼类有较强的诱集效果; 4)框架坝通过提高水体含氧量和提高有利于鱼类的流速区面积来提高鱼类的栖息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