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7篇
  免费   159篇
公路运输   2187篇
综合类   2661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2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重载下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PBI程序,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重载下刚性基层(CRCP)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载作用下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路表位于车轮外侧有数点受到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拉应力,路表最大剪应力的位置出现在轮胎边缘附近,在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行车带轮迹边缘附近容易出现平行于行车带自上而下的裂缝;刚性基层路面拉应力主要由刚性基层承受,随着结构层所受荷载的增加,层底拉应力显著增大;高温下车辆制动时产生的水平力对剪应力的影响很大,当紧急制动时路面最大剪应力比不考虑水平力时增大接近150%,易产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32.
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失效机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接缝处设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载或者温度变化作用下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顶部和底部存在压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两端存在拉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界面处容易产生初始裂缝并被挤碎,传力杆松动量增大,传递荷载能力降低,甚至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损坏。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水泥路面唧泥及板底脱空问题的分析,采用压浆技术进行处理,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材料配比、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对水泥路面基层设计及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4.
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的观点,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和技术理念;分析了包括成本效益、交通效益和使用性能效益在内的路面预养护效益;总结了上海地区典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经济特征,并采用等效年度费用法对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以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其中,费用包括预防性养护措施费、中修费和日常养护费用,效益以路面性能曲线下的面积表征。成果表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应以合理的费用效益分析为基础,以达到节省路面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的目的:提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参数,基本解决了建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体系的关键技术,成果可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5.
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雨水,是造成并加速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文综合考虑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等诸方面因素,提出了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一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6.
微波、红外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7,(2):149-152
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下的各项性能,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和红外加热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高温变形特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和抗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具有较红外加热和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37.
隧道内复合式路面沥青层混合料剪应力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英涛 《公路》2007,(3):7-11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隧道复合式路面沥青层混合料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根据隧道交通及复合式路面的受力特点,首次提出了隧道复合式路面沥青层混合料的剪应力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提供了设计示例,供同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8.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中,矿料配合比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发现,通过使用计算机和Excel软件,在各种表格的单元格中设置相应计算公式、宏和绘图步骤,输入各种配合矿料的累计通过百分率后,通过简单的人机对话,完成各种矿料百分含量数据的输入和调整,自动生成各种图表;在质量监督中,通过现场检测混合矿料的级配,输入现场矿料、水泥混合累计通过百分率可自动判定其级配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139.
该文借鉴国内对水泥混凝土面板加铺沥青面层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方整块石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在方整块石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路面的方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并对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0.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罩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奕帆 《公路》2007,(5):180-184
依托上海市A30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改造工程实例,通过对防治反射裂缝方案的选择、材料性能试验并结合加铺层施工工艺来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防治反射裂缝的办法进行研究。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玻纤格栅加筋后沥青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比原沥青混凝土有较大提高,具有更好的防裂性能。本文还因地制宜地对施工工艺进行了精心制定。加铺罩面层建成后,有关单位的检测数据表明,通车一年多的试验路及相关路段路面使用状况良好,均未出现反射裂缝。说明合理的防治反射裂缝方案选择与严格的施工工艺结合起来是防治反射裂缝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