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281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不确定性时滞系统时滞相关鲁棒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具有状态时滞的数值界不确定性线性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控制问题.将矩阵分解的思想应用于线性时滞系统的控制综合,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通过牛顿-莱布尼茨各项相互关系引入"0"阵,得到了系统的一种新的经过状态反馈控制后可鲁棒镇定的、基于LMI的、保守性较低的时滞相关条件.该方法既不需要对原系统进行模型变换,也不需要对交叉项进行界定.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针对短时延的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数据包传输次序不确定情况下系统的建模及控制问题.引入了补偿器来补偿多包传输过程中部分数据丢失对系统的影响,同时考虑不确定短时延的影响,将其建模成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的离散随机切换系统,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针对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这一特殊的控制对象,运用理论解析结合计算机仿真检验的方法,分别给出环形交叉口直行和左转的延误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适合于在非饱和状态下采用多进口道放行协同环道控制环形交叉口的最佳周期值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求解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最佳周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诱发电位的主要检测参数潜伏期变化的估计测定方法:广义相关时间延迟方法、处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和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并分析了动态跟踪潜伏期时变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的性能,提出了收敛因子的自动调节改进算法,改进了收敛速度和误差调整系数之间的矛盾,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基于转向的Logit交通分配算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避免交通分配中传统的网络扩展法在处理转向延误时的缺陷,通过分析网络基本要素节点、路段和转向之间的拓扑关系,借鉴Dial算法的基本框架,设计了一个基于转向的Logit交通分配算法。该算法以源点至路段的含转向延误的最短路径长度为依据处理各条路段,正向计算转向权重,反向分配路段流量和转向流量。算法计算结果与Logit路径流量和Dial算法数据相一致,该算法可直接求解既满足Logit路径选择概率又考虑转向延误对交通分配影响的路段流量和转向流量模式,而且Dial算法是其在转向延误为零时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77.
路由选择算法是用于决定计算机网络每个结点输入的信息包应当从哪一个输出线路发送出去,以便使得某种指定的费用最小。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启发式遗传路由算法,以使网络总时延最小。该算法采用了启发式遗传路由方案,从而获得近似最优解。采用遗传算法的方法可以减少网络路由算法的运算规模,实现逐步求解。与其他已知类似算法相比较,该算法具有较小的时间复杂性。  相似文献   
78.
以无定型磷酸三钙为基体,通过加入微量元素Cu,制备出具有缓释作用的陶瓷材料.通过水浸实验和XRD研究了缓释陶瓷的金属离子Cu释放速度以及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79.
Abstract

A model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overall operating and delay times spent at bus stops due to passenger boarding and alighting and the time lost to queuing caused by bus stop saturation. A formula for line demand at each stop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ses themselves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different bus stops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berth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has quantified significant operational delays suffered by users and operator due to consecutive bus arrival at stops, even with flows below bus stop capacity.  相似文献   
80.
高速列车高密度的运行模式,使列车运行对延误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延误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基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特点,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随机添加列车延误,设计区间加速、按图行车、减少停站时间、减少越行、增加越行、按最小间隔时间顺延及按延误时间运行等 7种列车运行调整方法.以各列车在各车站的总延误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延误高速列车运行优化调整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分阶段多叉树的延误高速列车运行优化调整算法以实现延误后列车运行的调整,从而得到最优调整方案及列车在各车站的延误总时间.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实际运行图作为案例进行计算分析,证明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