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302篇
公路运输   156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934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world, the Olympic Games receive great attentions from the host countries. In light of the targets outlined in 2004 Beijing Transport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crete strategies on how to realize the goals for the post-Olympic times in the coming decad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on practical status of traffic operations before and after Beijing Olympics, the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state-of-arts of Beijing road traffic opera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problem is how to mak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transport sectors. By comparing the evidences of Beijing and other cities, author also argues about several hot transport policy topics such the limitation on rapid-increasing but unsustainable car usage in urban central areas, taxi operational system, parking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based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road public transport in Beijing has not got enough priority in operations comparing to other non-public vehicles and private cars own too much practical superiority especially in parking of urban central areas.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on transport policies have been advances for recent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via the summarization to the valuable policy practice during Beijing Olympics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992.
���˻��ڼ䱱�����������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最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的北京地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编制奥运期间地铁运行图,延长地铁各线运营时间等,为两大奥运赛事期间赛会交通和城市日常交通的顺畅运行提供了保障。本文从时空分布特征角度分析了奥运期间日均客流量,尤其是开、闭幕式等重点日客流特征和各运营线路尤其是紧邻奥运会热点赛事场馆的车站进站量客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奥运会对北京地铁客流的影响与奥运场馆的地区分布密切相关,奥运期间北京中心城区地铁平日客流量变化较小、假日小幅增长,而奥运会热点赛事地区地铁平日客流量呈小幅度增长、假日则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93.
恐怖袭击下地铁反(防)恐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日益泛滥,给整个国际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影响、恶劣的社会效应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地铁反(防)恐日益成为有关国家急需解决的大事.统计分析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地铁恐怖事件的特点和受损程度;论述了与地铁反恐有关的公约法规的建立、防范体系的构筑以及相关技术研究发展水平与现状;对以后的地铁反(防)恐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北京地铁10号线10标段折返线隧道二衬采用特殊支架法施工。介绍了纵分段、横分层、借梁换柱;散支散拼、隔段跳做;先二衬、后破除的施工方案,以及在工程实施中对施工节段长度、中隔壁凿除顺序、施工模架体系及组织运输等的合理选择,确保二衬施工安全、进度、质量及成本控制均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国内外地铁中自动灭火系统不同的应用方式和保护理念,分析了地铁的火灾特点及不同介质的灭火系统如IG 541、七氟丙烷、细水雾三种自动灭火系统的应用特点,并对灭火基本原理、设计要求及使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以提高地铁的综合防灾能力为目的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方式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细水雾灭火系统兼具了气体灭火系统及传统水喷淋消防系统的优点,并克服了这两种系统的缺点,系统使用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996.
以广州地铁6号线一德路站、海珠广场站为工程背景,通过介绍车站的地理位置、周边建筑物情况、明挖法结构与暗挖法隧道的位置关系、隧道的断面尺寸、隧道的最大及最小埋深、施工的先后顺序、与既有建筑物的距离等,阐述两个车站的设计思路,采用站台与站厅分离的建筑布置,解决了在复杂条件下的地铁设站问题,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地铁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北京CBD区域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规划进行分析,指出目前CBD区域道路交通趋于饱和,而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时序也存在与CBD发展建设不匹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三点建议,希望能通过修建内部捷运系统等,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网来缓解未来CBD交通出行矛盾.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大发展,地铁枢纽的物业施工管理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根据多年地铁枢纽物业施工管理的经验,对以往的管理模式,信息交换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如项目管理过于复杂以致信息流动过度频繁,极大地降低了项目工作效率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基于以上发现,本文由以往的管理模式出发,认为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对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因而发展出一套新型的管理体系,并对新体系进行功能分析,发展出独立的信息系统框架,最终达到物业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信息处理高效化.  相似文献   
999.
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风险评价是衡量塌方风险大小的手段,现有的风险评价方法普遍存在方法简单、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靠性不高等问题,由于塌方风险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且指标之间具有关联性.文中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集对评价法,并应用到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价中,该法考虑了塌方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等问题,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南站高铁旅客特征与接驳交通体系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铁开通为背景,对北京南站高铁客流特征和接驳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职业构成、接送站人数、出行目的、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等分析了高铁旅客的特征。然后,对京沪高铁开通前后北京南站外围路网,以及地铁、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社会车辆等接驳交通体系运行状况进行阐述。最后,针对高铁客流冲击下北京南站东西区车流量分布不均衡、落客区秩序混乱、出租汽车候车旅客滞留、夜间接驳交通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