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489篇
综合类   409篇
水路运输   136篇
铁路运输   208篇
综合运输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罗天乐大桥连续刚构0#块施工托架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罗天乐大桥连续刚构0#块施工托架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指出所采用的预埋牛角焊接型钢托架法具有取材方便、组装速度快、变形小、安全性高、经济适用等优点,适合高墩施工和无基础支撑条件的墩桩施工,可供同类型桥梁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以广西洛维大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桥主桥箱梁存在的主要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结构验算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桥梁的加固改造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3.
矮塔斜拉桥因其受力合理、施工简单、造型美观及造价经济的特点,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以来宾市永鑫大桥主桥设计为例,介绍了该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各主要部位的结构设计要点,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分析了主桥结构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以兰渝铁路嘉陵江双线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在介绍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阐述了桥梁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及具体控制措施,分析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测量精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5.
简要介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及试验方法,同时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6.
刘国金 《北方交通》2012,(10):81-85
对《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采用的评定方法、评定流程、评定计算模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的特点,并通过实例对桥梁的具体评定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使桥梁检测人员能够对新评定标准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7.
通过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柯桥特大桥单桩静载试验,桩身应变、桩身压缩量及桥墩沉降的测试,研究深厚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作用;尽管桩端置于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上,但在试验荷载下2根超长试验桩的端承比均小于1.5%,桩的承载特性表现为摩擦桩的性质;单桩静载试验实测的桩身压缩量占桩顶沉降量的85%以上;桥墩浇筑完成后经过753d的沉降观测,2个试验墩实测沉降量分别为3.00和3.41mm,其中,无砟轨道铺设后300d的实测沉降分别为0.11和0.25mm,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区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8.
怀邵衡铁路沅江特大桥主桥为矮塔斜拉加劲连续梁组合结构,跨径为(90+180+90)m,采用塔、梁固结体系,综述该桥上部结构设计与计算。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双柱式桥塔,塔高28 m;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体系,扇形布置。采用MIDAS Civil2006及BDAP程序对该桥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静力、稳定及动力特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9.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斜拉索PE护套的施工性能试验,研究长、重索在提升过程中PE的拉伸受力情况、吊索夹具夹紧斜拉索时PE护套的抗压受力情况以及PE护套同索夹橡胶垫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选定相关施工参数。在整个斜拉索安装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索夹滑移或PE护套压伤的情况,确保了斜拉索的施工安全、质量与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0.
在12 m标准轨道衡承重梁设计过程中采用有限元分析,利用Ansys建立承重梁的几何模型和以壳单元shell63为基本单元的承重梁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应力以及变形情况,提出在不改变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对承重梁进行加固。此方法可为12 m标准轨道衡承重梁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