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4篇
  免费   84篇
公路运输   774篇
综合类   1284篇
水路运输   856篇
铁路运输   783篇
综合运输   1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客车空调在满足驾乘人员舒适度的同时,其运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影响客车的舒适性。本文就此加以论述,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介绍CATIA Structure Design模块在客车车身骨架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客车行业的特点,利用批处理语言进行型材库的开发,并给出主要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993.
介绍Pro/Engineer多层次BOM结构、物料清单功能和环境设置,研究在客车设计中BOM构造及拓展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雍文亮  张军 《客车技术》2012,(3):7-10,14
在对某型轿车多连杆后悬架系统建立ADAMS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该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轮跳对后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并结合ADAMS/Insight模块对该悬架部分硬点的位置进行了DOE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所做的优化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该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995.
舰船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军  于雷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7):64-67,95
用RELAP5/MOD3.2安全分析程序对某型舰船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用实际装置的试验结果进行校核验证。重点分析了自然循环工况下蒸汽发生器U型管内冷却剂倒流特性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舰船核动力装置发生全部电源丧失事故时,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正常投入运行,但蒸汽发生器U型管内冷却剂会发生倒流,降低了一回路主系统的自然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996.
阐述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的工作原理、功能设计、技术要求、软硬件设计和CAN/LIN总线应用。通过系统试验、装车应用验证AFS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保证了车辆在各种状况下行车的最佳照明效果,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97.
介绍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对电动压缩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合理选择做出了详细分析。通过电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选择核心零部件的探究,为电动汽车车内环境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8.
以一辆2009款丰田卡罗拉自动空调前出风口无风的故障为例,介绍其自动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各主要部件的功用以及故障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999.
车机联控是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的互控方式.为满足现场作业实际需求,制定TB/T 30003—2020《铁路车机联控作业》.介绍标准制定背景、制定原则、主要技术内容,以便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TB/T 30003—2020.  相似文献   
1000.
A new model for simulating rail roughness growth on tangent track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omponents: (1) a time-domain vehicle/track interaction model; (2) a 2D non-Hertzian and non-steady wheel/rail contact model; and (3) a wear model.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for a given initial roughness obtained from the vehicle/track interaction model are used by the contact model to calculate the contact patch size, normal pressure and tangential stresses with material removal assumed to be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friction work in the contact patch. The roughness profile is updated and fed back into vehicle/track interaction model. The 2D contact model is initially compared with a 3D model for various wavelength of initial sinusoidal roughness. Long term roughness growth is then simulated with the 2D contact model. Simulation shows that all initial sinusoidal roughness of wavelengths between 20-100 mm are levelled out. The wavelength-fixing mechanism, that has previously been used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corrugation, is not foun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