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5篇
  免费   180篇
公路运输   1891篇
综合类   1303篇
水路运输   452篇
铁路运输   968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桥梁工程预应力结构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可有效建立结构预应力体系,避免传统张拉弊端,提高预应力张拉精度,大大降低了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祯埠特大桥18#~22#墩之间设计1联4×32 m双线变四线道岔连续梁,梁面宽度由12.6 m渐变至20.72 m,箱内结构由单箱双室渐变为单箱三室。设计采用支架法施工,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全梁张拉。通过对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采用分段浇筑混凝土、全梁张拉的施工工艺,解决了高墩变截面荷载支架设计、预应力管道穿束、压浆密实度等难题,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3.
合福客运专线箱梁架设过程中,需过隧道运输箱梁,但DCY900型运梁车驮运箱梁时,外形尺寸超限,无法通过隧道。通过对隧道尺寸及运梁车工况分析,提出合理的运梁车改造设计方案,使DCY900运梁车顺利地通过隧道运梁,解决了实际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74.
文章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高速动车组砂箱及其与车辆的连接,并根据车辆运行工况得出螺栓的各种连接载荷.再根据VDI2230标准对连接螺栓进行强度评估,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5.
赵晖  栗克国 《水道港口》2011,32(6):449-452
为研究浅水回声测深仪计量检定标准装置,以完成量值传递,文章介绍了2种不同的检定装置,可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选择水槽比对方式和模拟器方式对回声测深仪进行检定,并对回声测深仪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2种检定装置的构造、测试结果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6.
利用反力框架装置,对某特大桥的拆除旧梁进行破坏性试验,得出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梁进行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变形能力评价,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7.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探讨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桥墩盖梁的方法,经过优化设计采用钢锚梁进行预应力锚固。介绍了钢锚梁的具体构造,采用土木仿真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对盖梁混凝土承载能力、正常使用和持久状况应力、钢锚梁强度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加固措施的合理性,探讨了加固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8.
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桥主梁采用扁平钢箱梁,结合该工程,采用混合有限元方法计算钢箱梁的受力,得到钢主梁板件的应力,分析箱梁顶板和底板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揭示斜拉桥中扁平钢箱梁的应力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9.
拉压杆模型在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深梁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局部分析原理,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连续梁局部等效转化成预应力深梁的局部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梁段建立拉压杆模型,验算配筋和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建立拉压杆模型用于预应力连续梁桥局部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0.
在ADAMS软件中采用分别生成后桥各零件柔性体模型后再进行装配的建模方法构建了后桥总成的柔性体模型,进而构建了全参数化扭转梁式悬架模型。通过对该悬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获取了车轮定位角、悬架侧倾角刚度等悬架关键特性参数的变化曲线。该曲线与利用K&C试验台得到的该汽车后悬架相应特性参数的试验曲线进行比较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