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90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本文结合无锡市圩区的自然条件.对圩区地面迳流成因及水量平衡、典型年份水位持续天数及对应降水量、排涝标准与圩区地面标高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分析探讨;对提高圩区规划地面标准作了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2.
Bus fuel econom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driving cycles, which vary for different route conditions. Buses optimized for a standard driving cycle are not necessarily suitable for actual driving conditions, and,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predict the driving cycles based on the route conditions. To conveniently predict representative driving cycles of special bus routes, this paper proposed a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bus route features, which supports bus optimiza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27 inter-s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us fuel economy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five inter-station route characteristics were abstracted to represent the bus route features, and four inter-station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bstracted to represent the driving cycle features between bus stations. Inter-station driving characteristic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reflecting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ive inter-station rout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ur inter-station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Using kinematic segment classification, a basic driving cycl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4704 different transmission matrices. Based on the inter-station driving characteristic equations and the basic driving cycle database, the driving cycle predi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generating drive cycles by the iterative Markov chain for the assigned bus lines. The model was finally validated by more than 2 years of acquired dat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driving cycl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ical average velocity profile, and the prediction similarity is 78.69%.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driving cycle prediction of bus routes.  相似文献   
13.
在水及节水措施引起国际社会极度关注的今天,针对武汉快速步入节水型城市这一重大课题,指出武汉城市发展必须走节水型道路。分析了武汉城市节约了用水的情况与问题,借鉴美国节约用水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最后提出武汉快速步入节水型先进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设计中,由于多采用无缝线路设计来提供列车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轨道结构多为长钢轨形式。由此对高架桥梁的下部结构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长轨纵向力。为使下部结构变形在纵向力作用下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必须在设计中对下部结构在长轨纵向力作用下的表现进行研究。通过明珠线一期北延伸工程的设计实践认为:在长轨高架桥下部结构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墩柱及基础形式是控制下部结构变形的关键,也是优化下部结构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天津海河综合开发工程桥梁建设梗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工程中的桥梁建设情况。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从满足功能、景观、区域历史文化需要,以崭新的设计理念进行桥梁设计,营造出现代化的城市氛围,弘扬海河文化,使海河成为独具特色的世界名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城市人行天桥主梁的4种结构形式、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理论、组合梁的分类及型式选择、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增加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交通拥堵等负外部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举措。本文同时考虑了集聚经济和交通拥挤两种外部性,构建并求解了一个两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分三种情况探究了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和道路容量的优化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能够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和社会福利,使城市结构更加紧凑。但是,随着集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者应逐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以降低公交拥挤成本,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还应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避免由于个体效用下降而导致人口流出。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中心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分析了城区交通拥堵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以沧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详细阐述了其路网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路网布局,最终得出沧州市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以往国内大型悬索桥的设计经验,对威海双岛湾科技城一号桥主索鞍设计进行了探讨;并通过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对主索鞍座受力进行了分析。经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发现,高应力区都集中在连接部位和接触部位,随着远离接触点,应力迅速下降。该次计算的应力结果较为均匀,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十堰市各种因素的分析,从区域角度论述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寻求一个符合十堰特点的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