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在Arcview GIS基础平台上主要介绍了在校园环境规划中DEM的建立方法,及对其在校园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建立其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形图数字化方法和GPS定位方法等。绘出校园地理专题地图,并进行三维立体直观感受分析利用,对校园环境规划的信息化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3.
地形起伏对GPS工程控制网高程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程异常ζ由短波分量ζT和中长波分量ζg组成。ζT受地形起伏影响显著,特别是在山区和高山区,变化较大,而ζg的变化则相对比较平缓。利用DEM计算GPS控制点的ζT,再结合移除 恢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局部地区的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精度。本文就其核心问题的ζT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导出了连续型积分计算公式;分别试验了平原、丘陵和高山地区在不同积分范围和不同参考面高程对ζT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GPS大地高转化为正常高的影响特点,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桩承式加筋路堤能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和侧向变形,可快速填筑施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土拱效应是桩承式路堤的主要工作机制,目前有多种模型。然而,对于不同路堤高度条件下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演化重视程度还不够。本文通过桩承式加筋路堤离散元数值模拟,验证了路堤变形为同心椭圆模式,高路堤条件下路堤存在等沉面且等沉面高度随路堤填筑高度增加而减小;揭示了填料高度增加下的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变化规律以及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高度随路堤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45.
SAR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主动遥感技术之一,立体SAR技术可以比较方便地提取到大范围DEM信息。重点介绍SAR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生成DEM的原理,以及利用ERDAS软件系统提取DEM的过程。结果显示,利用此软件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取DEM数据,取得较好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6.
IDL是进行三维数据可视化显示、分析及应用开发的理想工具.研究了三维地形建模的原理、相关技术及用IDL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和流程,并基于ENVI+IDL研究开发了遥感三维地形可视化功能模块.该模块依据在研的工程地质遥感解译软件系统的要求,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放缩、平移、旋转、漫游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47.
王孝龙;赵孔阳;郭神福;周腊梅;徐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0,17(11):2711-2721
在铁路三维虚拟场景中,为构建贴合铁轨的数字地表模型,实现在网络环境中的线路可交互设计,并达到实时响应的要求。首先探讨交互式铁路地形改造服务的架构设计思路,并提出数字地表模型和铁路线路设计数据的预处理方案,再设计并实现基于栅格DEM的铁路地形改造算法,制定地形数据的切片存储及发布策略,完成交互式地形改造Web服务的设计。最后通过高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际案例表明地形改造Web服务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友好的交互效果。本研究为高速铁路等交通线路的三维模拟和场景构建及其他交通信息化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8.
采用离散元法(DEM)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有砟轨道道砟嵌入对路基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三维结构光扫描系统对道砟颗粒外形进行重构,实现道砟颗粒的精细化建模;基于DEM软件PFC3D V6.0建立高度为600 mm、直径为300 mm的道砟嵌入试样与纯土试样三轴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FDM)与DEM耦合,实现三轴围压柔性加载,分别对2种试样进行三轴试验模拟;对比分析了道砟嵌入试样与纯土试样的模拟结果,明确道砟嵌入对路基土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压为30 kPa时,道砟嵌入试样峰值强度为257 kPa,纯土试样峰值强度为199 kPa,相比于纯土试样,道砟嵌入会使土体承受荷载的能力降低;剪切结束时纯土试样体应变为-3.24%,道砟嵌入试样为-14.59%,道砟嵌入试样剪胀效应更为明显;纯土试样与道砟嵌入试样侧向变形机理不同,纯土试样中部产生鼓胀变形是因为其中部区域不受约束,颗粒可自由运动,道砟嵌入试样土样表层发生侧向鼓胀是因为道砟-土界面处发生的道砟嵌入对表层土颗粒向两侧挤压的排挤作用;2种试样土颗粒配位数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出随轴向应变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但纯土试样土颗粒配位数明显高于道砟嵌入试样;纯土试样力链沿轴向发展且分布均匀,道砟嵌入试样会在道砟-土接触界面出现明显接触力集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