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38篇 |
免费 | 137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755篇 |
综合类 | 3405篇 |
水路运输 | 3909篇 |
铁路运输 | 2907篇 |
综合运输 | 4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5篇 |
2024年 | 397篇 |
2023年 | 352篇 |
2022年 | 444篇 |
2021年 | 614篇 |
2020年 | 701篇 |
2019年 | 486篇 |
2018年 | 346篇 |
2017年 | 416篇 |
2016年 | 446篇 |
2015年 | 622篇 |
2014年 | 1002篇 |
2013年 | 725篇 |
2012年 | 1224篇 |
2011年 | 1297篇 |
2010年 | 887篇 |
2009年 | 801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995篇 |
2006年 | 827篇 |
2005年 | 520篇 |
2004年 | 312篇 |
2003年 | 229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二维边坡滑动面及稳定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理论推导和证明,提出了岩土潜在滑线(面)确定潜在滑移线面的理论。该理论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的应力分析结果,用数值积分方法得出岩土潜在滑移线(面),是确定岩土潜在滑移面的通用方法。当岩土应力达到破坏状态时,确定的潜在滑移面将转为真正的滑移面。通过大量的边坡算例和实例分析得出,本文所提出潜在滑移线(面)理论是正确的,分析边坡稳定确定潜在滑面具有优越性。常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本文方法所得到的最危险潜在滑移线(面)形状和位置、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均相差较大;常规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也相差较大;岩土的变形参数变化对潜在滑移线(面)的形状影响较大,而对边坡最危险潜在滑移线(面)的形状、位置及平均稳定安全系数影响不大;填土容重变化对潜在滑移线(面)的形状及位置影响不大;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46.
优化PWM(脉宽调制)控制在高频化和大功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对优化PWM控制进行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具体介绍了逆变器 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及其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的结构图,最后以优化PWM中效率最优PWM控制为例给出仿真结果,从而证明了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48.
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是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以一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结构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1)主梁刚度增大,各阶振型频率也随之增大,且侧弯和竖弯振型的频率变化较为明显,对纵飘振型影响较小;2)桥墩刚度的变化对侧弯和纵飘频率影响较大,而对竖弯频率影响相对较小;3)纵向约束弹簧刚度对竖向和横向各阶频率无任何影响,但是可以显著增加纵向频率。 相似文献
49.
路基中的水分运移是引起公路湿化病害(工后沉降、差异沉降以及承载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路基处理加固方式均属于内在处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水分运移引起的病害,不仅增加成本,并且其长期性能尚不清楚。针对现有非饱和路基的内部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根据非饱和路基水分运移规律,一种新型路基形式被提出。在路基填土边坡上添加毛细阻滞层,进而有效减小路基中的水分运移。基于CODE_BRIGHT软件,通过比较有无毛细阻滞层的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分布,验证了毛细阻滞层在非饱和路基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毛细阻滞层下的路基,基质吸力变化明显减少。其影响范围缩小了80%,影响深度仅涉及到路基顶部.基质吸力的变化仅占普通路基的13%。根据吸力变化趋势可以预见,毛细阻滞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50.
桥梁检修施工中,要求不中断或尽量缩短交通中断时间,以满足交通运输畅通的需要,并且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迫切需要设计出一种安全、适用、轻便、舒适的自调式检修平台。根据桥梁结构特点,采用型钢形成U形抱箍固定于盖梁,抱箍上连接挂架平台,同时抱箍两角形成钢丝绳连接点,连接钢丝绳,继而逐榀拼接并挂设挂架平台,平台采用型钢焊接与自平衡系统连接成一榀,施工人员利用自锁式安全笼爬梯搭设和到达检修平台。运用MIDAS建模进行受力计算。结果显示:自调式检修平台的强度、刚度、抗风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实现了梁底全面施工不受桥下环境限制、不影响通航、不中断交通、不占用车道、不造成结构锚固破坏,以及灵活、轻便、可循环重复使用等优点。本设计可以为高速公路或地方道路桥梁检修施工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