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343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曲宁宁 《船舶》2011,22(2):24-30
以某肥大型船为研究对象,系列变化其尾部线型,然后利用荷兰MARIN水池开发的粘流计算软件PARNASSOS计算尾部流场,分析粘性阻力和伴流场随线型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肥大型船尾部优化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曾玉龙 《中国海事》2007,(11):42-44
本文介绍了船舶压载水的由来及相关国际公约,就压载水公约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各领域的前景作了合理的预测。对照公约要求,结合我国实际,从国际与区域管理、国家管理和港口管理三个层面,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3.
在一般的钢质海船修理中,尾轴换新的情形并不多。本文以"将军2"轮的尾轴存在严重裂纹而换新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尾轴换新的工艺策划过程及项目,目的在于为以后可能的钢质海船尾轴换新工程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4.
针对舰船特殊的天线安装环境,重点分析短波宽带天线在舰船上安装后,安装环境对其驻波和增益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船舶碰撞后采用微速顶措施来减少船舶进水量其做法的误区。针对船舶碰撞后当进水量大于排水量和进水量小于排水量两种情况下,本文探讨了应采用何种应急措施,使船舶总损失减少到最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散装化学品船舶运输安全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路运输中,散装化学品会对人员、环境所造成严重的污染与危害,本文从船舶、船员配置,船公司管理,海事监督管理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散装化学品船舶运输中的若干安全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7.
精确反馈线性化在船舶航向保持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船舶航向保持器的设计大都采用Nomoto线性模型,而忽略了船舶操纵运动的非线性因素,因此航向控制的精度比较低。选择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将响应型船舶运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再利用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鲁棒控制器进行控制,然后在Maflab的Simulink下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控制器比基于LQR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8.
为了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考核电力船舶的推进电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试验系统,以三相异步电机作为推进电机和模拟电机,利用模拟电机模拟实施的负载特性,进行考核.对其原理进行了研究,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最后构建试验系统,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能够模拟实际负载特性,达到了对电力船舶的推进系统考核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任慧龙  刘文玺 《船舶力学》2008,12(3):359-367
网格划分是水动力计算的关键环节,文中针对复杂形状海洋浮体提出了一种湿表面网格划分方法.对于有复杂首尾结构的浮体,用型线重构的方式在首尾生成曲面构成所需要的截面线,将通用建模工具和NURBS曲线拟合相结合,生成相贯结构的相交线;然后,用分片法生成浮体湿表面及内自由面网格,并独立表达各自的速度势以处理不规则频率现象,进而进行水动力系数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处理方式很适合复杂形状海洋浮体水动力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40.
船舶超载调查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赵永 《中国水运》2007,5(1):12-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船舶超载调查中容易出现的三个误区,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笔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