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64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上浮简锚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龙  张世富 《船舶力学》2011,15(11):1300-1305
首先对浮筒锚泊线进行了受力分析,然后在求得锚泊线方程解的基础上给出最短锚泊线和最小锚距的计算方法。提出锚泊线对浮筒的弹簧作用,给出浮筒纵荡方程,为防止共振给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锦  周正萍 《水运工程》2011,(12):11-18
从Boussinesq方程的导出出发,总结了方程的特点,对方程的频散性和非线性、考虑复杂地形、波浪破碎、与水流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改进工作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对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对本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正在建设的一座大跨径3塔结合梁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建立空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E1和E2水平的三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研究了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在两阶段设防的地震反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主塔地震反应中,弯矩与应力分布规律有不一致的现象;行波效应对3塔斜拉桥中塔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很小,对边塔的影响较大,且相对一致激励为不利影响,其随视波速的增大而减小;行波效应对主塔横向地震反应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舰艇抗冲击能力,已发展了各种舰艇冲击防护方法。传统的冲击防护手段会使舰艇的重量大幅增加,影响舰艇总体性能。夹层板的出现给舰艇冲击防护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成为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文中以舰艇冲击防护为背景,从夹层板的冲击变形模式、微惯量效应、应变率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流固耦合效应、以及均匀化和模拟试验方法等方面,回顾了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该文首先简述了几何非线性分析的理论,并列举了几何非线性目前求解的主要的方法,最后用牛顿-拉普森法对算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高墩的设计计算,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系泊系统的时域仿真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度  张宁  马骋  张纬康 《船舶力学》2005,9(4):37-45
应用时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系泊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以三阶操纵运动方程为基础,引入定常的风力、潮流作用力和二阶波浪力,建立了系泊系统三自由度的运动微分方程。在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泊系统的多自由度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风浪流联合作用的情形下,对一艘单点系泊油轮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以潮流速度和系缆程度为分岔控制参数,在参数平面上给出了局部分岔集。研究表明,系泊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在仿真过程中观察到了吸引子的共存和Hopf分岔。局部分岔集将参数平面分为3个系统动力学行为本质不同的区域。极值系泊力水平与系泊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单点系泊船舶而言,顶风顶浪顶流的状态并不一定是最为危险的工况。局部分岔集的确定为系泊系统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从非线性、接触以及本构关系计算理论建立落石-桥墩防撞物柔性碰撞精细化计算模型,并对关键计算参数给出建议取值.利用钢结构柔性变形吸收落石碰撞能量,提出一种桥墩防落石碰撞柔性设计方法,并详细给出该防落石碰撞构造措施的结构组成形式.利用ANSYS/LS-DYNA动力分析计算程序,考虑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精细化数值仿真计算落石撞击防撞物的动态全过程,以一个偏安全的极限碰撞状态,分别从运动行为(撞击力、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转换(系统动能、系统变形能)角度进行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柔性防撞设计思路以及防撞措施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雷达扫描非线性产生的原因,提出采用重新定时的工作方式,用较高的驱动级电压放大和深负反馈、互补射极跟随器作输出,自行设计磁场分布均匀的偏转线圈等具体措施,降低扫描非线性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一种新的高效壳体单元离散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较稀的网格划分下,考虑与时间无关的非线性因素,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结构行为。所涉及的非线性特性有:混凝土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本构;由混凝土开裂或压碎及钢筋屈服所引起的非线性。还考虑了混凝土开裂后的软化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梁的量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Expansion of pipelines installed on the sea floor due to the passag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hydrocarbons leads to lateral buckling. Interaction with a frictional sea floor can result in localization of such buckles, which must be controlled to ensure that the local bending is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Periodic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introduced to a pipeline installed by reeling using the Residual Curvature Method are modeled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as expansion loops is evaluated. The imperfections are generated by allowing chosen lengths of the line to retain a small curvature by judicious action at the straightener. The model properly accounts for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geometric and material nonlinearities with frictional force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line can buckle in a snap-through manner, or can grow stably usually ca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in its crest. The behavior is governed by the length, curvature, amplitude and periodicity of the imperfection, and by the lateral and axial frictional forces that develop. The effect of each of these variables is studied parametrically. Overall, the Residual Curvature Method is found to be a viabl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controlling lateral buckling. The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optimal periodicity, how to avoid snap-through buckling, and how to simultaneously minimize plastic ben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