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83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以四线圆端形薄壁空心墩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探讨了结构原始缺陷及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对四线超宽圆端形薄壁空心墩稳定性的影响,将有限元弹塑性稳定分析得出的极限临界荷载与按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计算桥墩纵向整体稳定性的屈曲临界荷载公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四线铁路圆端形薄壁空心墩的稳定性能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2.
斜跨异型拱桥拱肋同时受到面内和面外索力作用,为双向压弯构件,受力具有明显空间特征.采用梁单元纤维模型材料非线性方法,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对张家口通泰大桥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全过程分析.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吊索逐根达到承载极限;拱肋同时发生面内、面外变形;一侧拱脚附近截面在轴力和面内、面外弯矩的共同作用下,逐步进入塑性;最后吊索全部屈服,主梁受力接近于简支梁,跨中截面形成塑性铰,全桥结构达到承载极限.纤维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拱肋双向压弯荷载下截面逐步进入塑性的全过程,适用于复杂受力构件梁单元材料非线性计算.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了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失稳破坏的2种类型:平衡分支点失稳(第一类稳定性问题)和极值点失稳(第二类稳定性问题)。采用统一的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以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猛洞河大桥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在弹性状态、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状态下的两类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研究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时,可不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但材料非线性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强度、含钢率、矢跨比、初始缺陷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悬索桥恒载结构几何形状及内力的精细计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抛弃了传统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悬索桥结构恒载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全由主缆承担的假6调,通过分两个阶段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整个架调过程,多次迭代得到了恒载结构的真实几何形状及内力。算例表明,恒载产生的加劲梁弯矩不可忽略,恒载主缆线形和抛物线之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5.
    
Torpedo anchors are an innovative and cost-effective technology in marin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torpedo anchor geometry on its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anchor fin configuration on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rarely report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finless and finned torpedo anchors on their terminal velocity, drag coefficient and installation directional stability in water through CFD numerical analysis in a systematical manner. The considere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he center of gravity position, shape and angle of anchor tip, shaft and fin aspect ratio, fin number, fin thickness, fin shape, fin position and fin area. Based on the obtained numerical results, some practical design recommendations and impact weighting charts of different anchor geometric factors are provided, which enables a quick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orpedo anchors. In addition, a simple weight-based approach for estimation of terminal velocity and drag coefficient of torpedo anchors considering multipl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factors is proposed, which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experimental and engineering design of torpedo anchors.  相似文献   
136.
以某座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在箱梁翼缘悬挑钢悬臂梁的新型拓宽方法。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板实结合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这种特殊的加宽方式存在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并引入子模型技术提高分析效率。通过对两种主要工况下的钢悬臂梁参数分析,讨论了影响接触面正应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钢悬臂梁的合理设计能使钢混凝土接触面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不会出现裂缝,接触面的各项应力水平能满足钢悬臂梁从架设到长期运营期间的要求,钢悬臂梁的拓宽方法可同时应用于不需要增加桥墩的桥梁双侧或单侧拓宽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37.
为进一步研究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其组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特性的影响,以及钢管混凝土拱桥从转体施工到合龙,直至运营阶段的受力特性,使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建立其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在建模过程中力求减少假设、逼近真实工程结构状态,对该桥在施工过程及营运阶段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考虑多种荷载组合,与施工过程相对应地分阶段地对结构进行加载,分别考虑线弹性、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双重非线性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对比相同非线性组合状态下不同阶段的受力特性以及相同阶段不同非线性组合的受力特性,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包括各阶段结构的受力薄弱位置所在,各阶段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38.
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有限位移理论和解析迭代法的分析,对基本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确定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思路和方法。以主缆为切入点,在确定主缆线形及吊索、加劲梁内力的情况下,最终得到主缆和吊杆的无应力长度及施工结构状态。基于上述理论,以某主跨328 m的自锚式悬索桥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主缆无应力长度、鞍座预偏量、成桥阶段加劲梁、吊杆的内力,确定了该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139.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patial pricing on ride-sourcing markets. The model is built upon a discrete time geometric matching framework that matches customers with drivers nearby. We demonstrate that a customer may be matched to a distant vehicle when demand surges, yielding an inefficient supply state. We further investigate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spatial pricing assuming a revenue maximizing platform, and find that the platform may resort to relatively higher price to avoid the inefficient supply state if spatial price differentiation is not allowed. Although spatial pricing facilitates market clearing, the platform may still set price more than the efficient level, which compromises the public interest. We then propose a commission rate cap regulation that reaps the flexibility of spatial pricing and can achieve the second best under some homogeneity assumptions.  相似文献   
140.
王宗林  张巍  徐亮 《公路》2007,(6):48-52
结合红岭高架桥的工程实例,分析了薄壁高墩刚构桥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出薄壁高墩温度的采集和温度场的建立方法,并通过ANSYS软件采用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分析了薄壁高墩刚构桥在施工阶段及成桥阶段的稳定性,以及温度、垂直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