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杭州钱塘江四桥采用无支架缆索吊装方案进行上构安装,缆索吊装索跨组合为250 692.25 650.75 250 m,连续4索跨结构,总设计吊装质量为130 t.分别介绍了该缆索吊的缆索系统、主塔架系统、扣挂系统和锚固系统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2.
承台施工时,钢套箱浇筑封底混凝土,与钢管桩粘结在一起,二者之间的握裹效果决定了承台施工的成败。采用AN SY S中的子模型技术建立了握裹力模型,验算了各种工况下的握裹力,结果表明:封底混凝土1.0 m厚时,可以满足承台一次性浇筑要求;仅有粘结应力作用时,可以保证二者间的有效结合;在桩周增设环形钢筋网片和剪力键后,握裹效果会要好。  相似文献   
33.
韩海骞  王敏  吴辉 《水道港口》2010,31(6):557-560
通过分析杭州萧山岸段的水域条件,论证了杭州建设出海码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设开敞式码头存在泊位区低潮位水深较浅、有涌潮和快水、船舶停泊装卸条件差等不利因素,保证率较低,可按专用码头进行考虑;建设"闭合式港"可以避免开敞式码头存在的不利因素,但须重视口门泥沙淤积强度大和进港难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4.
杭州湾大桥梁上运梁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杭州湾大桥非通航孔滩涂区的50 m箱梁上运梁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按照实际工况荷载,考虑预应力空间效应,施加等效节点力,并合理考虑支座等细部建模,建立精密的三维实体有限元仿真模型。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按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取值,考虑最不利计算荷载,支座底部按刚性单元模拟,而与梁相接触层的弹性模量满足梁端回转变形时不出现拉应力,在结构离散时尽可能细分单元网格,由于梁端的应力相对复杂,采用比跨中更密的单元网格。计算承重箱梁整体变形和空间应力分布特性,结果为,由于载荷位置在支座附近,变形相对较小,最大挠度在反拱位移之内。支座截面的最大主拉应力发生在底板上表面侧,超过混凝土的开裂强度,因此,对该区域的混凝土应采取加劲处理,以防止混凝土拉裂;最大主压应力发生在架桥机肢腿处附近,小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一块异形结构箱涵的计算,比较了传统计算方法与实体有限元计算的差异;分析了箱涵出入口断面与道路路线夹角在不同角度下的箱涵上部结构受力情况,给出了相对合理的最小夹角值;对出入口处有斜交的箱涵结构添加栅格梁进行计算,分析了栅格梁对箱涵结构受力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6.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大型临时工程钢管桩拔除施工实践,对海上桥梁工程临时钢管桩拔除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及设备选择等进行总结,为海上桥梁工程临时钢管桩的拔除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7.
依托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平台中事故处理模块的相关功能,结合南京市宁杭高速交警大队事故处理工作,对宁杭高速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情况进行统计、梳理,并对该路段的交通事故情况开展致因分析,最后从道路设计、交通标志设置、速度管控、违法治理、宣传教育方面提出事故预防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以杭州地铁1号线红普路站—九堡站区间段右线隧道盾构掘进为工程背景,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性监测研究,其监测内容包含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地表沉降主要集中在盾构通过前接近监测断面和盾尾离开监测断面这一期间;在盾构通过时,隧道盾构外侧土体存在明显沉降,而在盾构通过前、后,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并且横向水平位移较大,受挤压效果明显;盾构切口到达和盾尾离开时,孔隙水压力都会出现突然增大随后迅速减小的变化规律,反映了土体挤压、恢复和松弛等扰动状态。  相似文献   
39.
现阶段,基本情况差异较大的许多城市集中显现交通共性问题,反映出当前中国城市用地发展模式可能存在非常关键的共性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以杭州市为研究案例,探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区用地空间发展的演变。指出中国城市正广泛采用的用地驱动发展模式,既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导致城市空间形态无规则扩张,进而产生相关问题的根源。最后指出,只有转变以土地开发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交通尤其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空间发展,并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才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40.
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市解放路改造工程实例出发,结合工程试验数据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纤维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设计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