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1篇 |
免费 | 18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61篇 |
综合类 | 667篇 |
水路运输 | 317篇 |
铁路运输 | 286篇 |
综合运输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199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隧道施工涌水处理方案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隧道工程涌水是施工中常见且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灾害之一,不仅影响隧道工程建设的正常施工,还会波及到隧道建成后的安全运营。此文以某特长隧道工程施工涌水为例,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论述涌水处理方案及具体排水工作方式。并依据涌水处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即抽水设备台班单价分析、抽水台班数量分析、某一段抽水总台班及费用分析,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2.
马能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4):82-84
基于不同的场景,详细阐述了无人值守模式下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应急处置方法、区间疏散方式及救援方式.结合专门的自动应急或远程应急功能,使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线路应急处置能兼顾运营效率和安全,避免列车迫停区间.建议做好多职能队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并合理选择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的应急功能. 相似文献
323.
324.
325.
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突发性涌水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围岩破碎,为碎石土,局部溶隙、溶槽发育,有少量地下水,施工中按V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采取台阶法丌挖。在初期支护完成3个月后,由于受地表强降雨影响,致使隧道线路右侧暗河(距隧道约10-20m)水量增大、水压升高,继而导致隧道初期支护严重开裂-变形,突发大规模涌水。本文主要分析了F3断层突发性涌水机理,介绍了F3断层突涌水的治理措施。
研究方法:突发性涌水后,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安全监视下,采取工字钢环向加固和横向支撑,并对线路右侧边墙进行钻孔放水泄压。水量稳定后,对F3断层段采取径向加固堵水注浆;拆除变形格栅钢架,采用120钢架替换;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研究结果:通过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加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等综合技术措施,F3断层治理后,仅在局部位置出现渗流水,水量1m^3/h,治理效果良好。
研究结论:(1)通过别岩槽隧道F3断层涌水事故,当隧道周围(不超过100m)存在暗河通道等赋水条件,隧道开挖揭示囤岩破碎,那么,既使隧道开挖中未发生涌水,也难以保证初期支护完成后不发生涌水事故,甚至很难保让隧道完成后运营过程中不出现问题,随着“强本简末,为运营服务”隧道修建理念的提高,针对类似地质构造,做到提前防范,加强处理。(2)针对类似别岩槽隧道F3断层地质特点,采取径向注浆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26.
327.
某高速公路沿线大部分路段为软土路基。其中一桥头段位于深厚软土路基上,根据工后沉降的要求,采用了带桩帽的预应力管桩 土工格栅垫层的处理形式。经过对现场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种处理方法效果较好,具有处理深度大、质量易保证、工后沉降小等突出优点,可以作为类似软基处理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28.
329.
穿越深厚软土地层的地铁盾构隧道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面临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超限及其引起的渗漏水、局部结构劣化等病害难题,影响隧道结构全寿命使用功能。以佛山地铁3号线工程为背景,从施工风险、环境影响、投资及运营期结构安全角度出发,对国内地铁工程常用的软土地层土体加固工法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格栅式三轴搅拌桩加固作为地层预处理措施。对2种三轴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布置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对比管片内力与变形差异,确定推荐方案,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 1)盾构隧道穿越深厚淤泥层时的加固宽度应不小于拱腰外侧3 m,深度应进入下部较好持力层0.5 m左右; 2)与未加固地层相比,地基加固处理后隧道变形可减小30%~40%,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330.
岩溶地区城市地铁修建过程中,岩溶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威胁着地铁施工和后期运营的安全,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多因素影响,需要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而制定岩溶处理原则。以南宁地铁2号线石子塘车站和石子塘站—大沙田站区间为例,分析岩溶洞穴几何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针对不同岩溶塌陷风险等级的影响范围和危险程度,确定相应岩溶处理原则。石子塘车站岩溶塌陷可以划分为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低风险区,其岩溶处理范围分别为隧道轮廓线两侧围护结构处基岩界面以下15、10、6 m,处理措施分别为采用注浆帷幕以及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的围护结构,注浆帷幕以及围护孔和中立柱桩加固,注浆以及围护孔和临时立柱桩。基于不同岩溶塌陷风险等级的岩溶处理原则考虑岩溶场地的复杂性,具有较大实际工程意义,对今后岩溶地区城市隧道的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