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75篇
综合类   69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区传力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南京长江二桥、安庆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索梁锚固区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索梁锚固区的传力机理及应力分布。研究表明,由斜拉索传来的巨大压力,通过锚箱底板、承压板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以剪力的形式传递到钢箱梁腹板上;锚箱与主梁腹板焊缝处的应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在下端达到最大值,承压板上的应力稍小,均满足强度要求;经200万次和400万次(苏通大桥)疲劳加载,均未发现有裂纹发生,应力均无大的变化。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结合宁波市福明路跨铁路宁波东站斜拉桥索塔锚固区U型预应力筋张拉工艺模型试验,通过对索塔锚固区U型预应力筋施工控制研究,对此类预应力体系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为选择适合我国到发线的无砟轨道结构,在无砟轨道再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发线无砟轨道结构的技术特点及技术要求,提出框架梁式无砟轨道。它是一种适合高速铁路桥上车站到发线的新型无砟轨道形式,自下而上依次由底座板、预制框架梁、锚固支承结构、扣件、钢轨组成。在充分考虑框架梁式无砟轨道结构系统特点、受力机理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框架梁式无砟轨道结构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考虑在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桥梁挠曲荷载组成的不同工况作用下,对所设计的不同框架梁与底座板的锚固支承结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静力计算抗剪销+5对胶垫方案最优,L型支座+5对胶垫方案次之,抗剪销+CA砂浆方案最差,但这3种方案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4.
以重力式锚碇设计方案为背景,对影响锚碇抗滑动稳定性的设计参数开展了敏感性分析,识别出其中对锚碇稳定性具有显著控制性的设计参数.此外,对作用于锚碇主缆缆力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可以为重力式锚碇的设计优化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并为挖掘锚碇设计空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碳纤维(CFRP)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土木工程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建筑材料,但CFRP筋在应用中遇到的最大难点就是锚固问题.在对传统夹片式锚具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不同锚杯长度和锚杯内壁倾角的新型夹片式锚具进行了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类锚具具有良好的动力抗疲劳性能;锚杯内壁倾角一定时,锚杯长度越大,锚具组装件的疲劳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56.
后张法梁板预应力张拉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后张法生产的T梁、I梁、箱梁(空心板)技术日益成熟,以16m空心板为例对后张法生产的预应力空心板应力、伸长值进行分析计算,尤其是对张拉、锚固过程进行了简洁的叙述,旨在触类旁通,作为小结不尽其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7.
隧道式复合锚碇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模型试验和有限元(ANSYS软件)数值分析,研究了悬索桥带预应力岩锚的隧道式锚碇系统的承载机理,根据施工动态过程反演确定关键参数.锚碇-围岩、岩锚-注浆体-围岩相互作用力学行为采用无厚度接触单元模拟.结果表明,岩锚初始预应力控制着锚碇体和岩锚对主缆荷载的分担和参与时机,岩锚存在最小自由段长度,以均匀分布和传递围岩应力,形成岩石锚固墙新围压效应.  相似文献   
5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悬索桥不断涌现,其锚碇及其锚固系统向更大空间尺寸、更大受力方向迅速发展。针对主缆锚固系统的施工工艺,依托新建连镇铁路五峰长江特大桥建设实践,系统分析其结构特点及施工难点,发现常规锚固系统施工工艺先安装定位钢支架后浇筑混凝土的局限性,提出"V"形混凝土台阶+型钢混合型定位支架和逐层安装锚杆逐层跟进浇筑混凝土施工新工艺。采用常规及新工艺的南、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对比表明,南锚碇定位支架结构最大变形量20 mm,北锚碇定位支架最大变形量2.43 mm,新工艺减小了支架变形87.8%;南、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用时分别为402,261 d,新工艺提升效率35.1%;南、北锚碇锚固系统定位支架总用钢量分别为1 869,960 t,采用新工艺节约了48.6%的支架钢材。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施工工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钢筋插入式灌浆波纹管连接锚固性能,对24个试件进行拉拔试验,分析钢筋锚固长度、波纹管外径与钢筋直径的相对比值对锚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钢筋拉断和金属波纹管拔出;当锚固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时,试件均为钢筋拉断;当锚固长度为7倍钢筋直径且直径的相对比值较大时,钢筋的锚固性能表现更佳。在实际工程中,当波纹管外径与钢筋直径的相对比值与本试验接近时,锚固长度可取10倍钢筋直径。  相似文献   
60.
剧仲林 《隧道建设》2018,38(Z2):218-226
针对当前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存在不能承担全部设计荷载、以初期支护仰拱闭合的有利结构而不是以仰拱未闭合的最不利结构为最终设计目标而造成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给不出锚杆锚固力设计值和现场围岩变形很大使得采用岩体力学进行设计初期支护不具备条件的问题,提出按照“荷载-结构”的计算模型,采取结构力学力法对隧道初期支护承担全部设计荷载、对应施工“三台阶”法、对型钢钢架和喷射混凝土按变形协调条件确定各自承担荷载的比例系数、就钢架和喷射混凝土承载能力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明确在各部施工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以及锚杆的锚固力的要求。计算结果表明: 1)采取除中心夹角60°范围外其余均匀布置分布锚杆、采用“型钢钢架+分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型式的隧道初期支护完全具有承担全部设计荷载的能力,且仰拱开挖不会威胁支护的稳定; 2)应将锚杆作为支护结构的链杆支座来确定锚杆锚固力; 3)锚杆和喷射混凝土3 h的强度对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