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07篇
综合类   33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26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文章结合始祖山公路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相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有效的反映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对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公路地下界面探测雷达在公路质检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地下界面探测雷达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无破损、连续的、高密度的检测路面厚度的方法。本文叙述了公路地下界面探测雷达在沈阳市公路建设质检工作中的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123.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11,(9):17-23
针对川藏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选取了公路沿线灾害体、暴雨、年均降雨量、路基位置、岩性条件、地貌类型、地震烈度、年均温度、植被覆盖率、地质构造等10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系统法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据此提出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4.
基于颗粒流模拟的避险车道制动床长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了一种利用颗粒流模型模拟刹车失灵货车驶入避险车道制动床后的运动过程,进而确定制动床长度的方法.所建立的颗粒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刹车失灵货车驶入避险车道制动床后的运动过程.仿真模拟结果显示,FHWA方法偏不安全,工程设计时制动床长度不应小于FHWA方法计算值;制动床坡度越小,FHWA方法计算出的制动床长度越偏不安全....  相似文献   
125.
根据天山公路沿线冲刷水毁的特点,依据典型河流段进行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观测不同流量、不同弯道半径下河流的流速形态、水深大小、河道变化情况及水流对河岸和防护构造物的冲刷情况,并经过公式对比计算、回归分析,提出沿河凹岸护墙的局部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新疆多条山区公路上修筑的挡墙进行实地调查,对公式进行了验证。从对比情况看,该计算方法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6.
对沈阳至旗盘山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进行了全面介绍,并阐述了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27.
泰州长江大桥中塔沉井号称"世界第一巨型深水沉井",高76m,入土深度达55m,详细介绍了该沉井施工的整体工艺流程,其多项创新性施工工艺对类似沉井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对丹东公路的景观绿化及实施进行了阐述。丹东市公路更多地侧重公路的园林化、景观化建设,着力打造优美的公路环境。  相似文献   
129.
西久公路红土山段地处青海三江源,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破碎带较为发育,公路沿线滑坡、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公路的运营安全,经常造成公路中断。2007年采用柔性防护网边坡防护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防护措施难以整治边坡浅层破坏的难题,整片长度为540 m,平均高度33 m,最大高度77 m,总挂网面积18 000 m2。柔性防护网在边坡应用一年多后,格栅后的岩土体上已长出青草,滑塌、掉块等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0.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基础沉降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两岸锚碇采用沉井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预测该桥南锚基础的沉降值。工程类比法以已经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北锚为原型,基于弹性理论类比出待建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的沉降量,施工期沉降观测值表明,实际沉降值约为类比值的60%,类比值仅能供初步设计参考。有限元法则根据锚碇浇注过程中的实测沉降反演出力学参数,然后预测施工后期即架缆和桥面铺装阶段锚拉点的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运用反演后的参数可以较准确地描述不同施工阶段沉井的变形特征,并指导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