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8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Ni-B表面强化铜基材料,研究了表面涂层的显微组织、涂液的成分对镍硼沉积速率的影响及有关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积技术能在纯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续的镍硼硬化层,镍硼涂层的沉积速率由涂液中的NiCl2,KBH4,NaOH,稳定剂和H2NCH2CH2NH2的浓度控制,涂层是非晶态组织和少量过饱和镍固溶体的混合物,热处理后在涂层中析出Ni2B和Ni3B化合物,改善了铜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对铜的电阻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2.
该文结合大量长时间序列水下地形资料和近期水文泥沙资料,论述了废黄河三角洲的侵蚀过程、机制及近期动态;具体分析了滨海港区水下岸坡的侵蚀形态以及滨海港区10万t级航道工程对海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浪作用对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起控制作用,经1个多世纪的侵蚀,尽管其岸线仍向海凸出,但完整的水下三角洲形态已不复存在,近期侵蚀动态表现为水下岸坡的侵蚀陡坡整体内移,侵蚀速率已明显趋缓。拟建航道工程岸段岸线有效防护后,其稳定的水下岸坡坡度约1∶85。航道工程的拦沙堤可拦截近岸粗化层泥沙,减轻或阻止堤前滩面进一步下蚀,对海岸防护具有积极作用。滨海港10万t级航道的淤积主要为悬沙淤积,淤积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在内航道的近口门段及口外挖深相对较大区段。  相似文献   
33.
阐述了资金沉淀的类型、原因以及盘活资金的办法。  相似文献   
34.
根据赣江流域规划,在赣江下游三湖镇河段规划兴建新干航电枢纽,枢纽建成后坝下游的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需要进行预测研究。建立了坝址至南昌118 km长河段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了拟建新干枢纽坝下河道河床下切与水位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在现状河道条件下,经过6~7个水文年河床调整后,枢纽下游河段河床冲淤接近平衡;经过10个水文年作用后,新干枢纽坝址下游附近河段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为1.76 m,坝址下游附近水位最大下降值为1.56 m。分析了河床调整后坝址至南昌河段航道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斜管(板)沉淀技术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管(板)沉淀技术由于其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经常用于固液分离中,对斜管(板)沉淀池沉淀效率的预测等问题是评价其沉淀性能的重要方面.文章从斜管断面形状、斜管长度、安装角度等结构参数对斜管沉淀效率的影响和斜管沉淀技术在设计运行存在的问题这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斜管沉淀技术优化方面的研究,并对今后斜管(板...  相似文献   
36.
天津大沽河5万吨级航道工程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津临港工业区根据需要拟在海河口南治导线北侧通过大沽河开挖一条5万吨级通海航道.通过建立潮流、波浪、泥沙数学模型,利用现场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对航道开挖后在海洋动力条件作用下的泥沙淤积进行了计算预报,为工程的建设与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宁德核电厂近海区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判明宁德核电厂近海区底质泥沙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电厂取排水工程泥沙问题,在工程区域至水下-10 m水深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的沉积物取样与分析工作,得出该海区沉积物质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分布为主,平均中值粒径为0.0076 mm,属淤泥质海岸沉积性质。核电水上工程实施后,工程区外侧及其宏观水域的滩面物质组成,仍将基本维持工程前的泥质类,有利于滩面的稳定及设计标高条件下的取、排水安全。  相似文献   
38.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军  张璠 《水道港口》2010,31(5):473-477
依据三峡蓄水后变动回水区的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三峡水库175m正常蓄水下变动回水区输沙过程及该河段冲淤特性,揭示了航道调整的内在机理,总结了水沙条件变化和河段冲淤规律。结果可为减少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及淤沙浅滩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输送-5号柴油时,当外界温度低于柴油析蜡点温度时,油品中的蜡晶会析出附着在管壁上,后行油品使其溶解会导致混油段拉长、混油量急剧增加。通过对-5号柴油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结蜡溶蜡实验,得到-5号柴油在冬季输送时结蜡溶蜡规律。针对南方某石化公司罐区至供销部码头管线的实际情况,分析结蜡溶蜡规律,提出冬季气温低于-5号柴油析蜡点温度时的油品输送方案,为南方某石化公司供销部储运设施及能力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周家俞  徐奎  黄成林 《水运工程》2018,(10):143-147
为探讨山区河流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以嘉陵江南充段凤仪场库尾河段为例,分析河床演变、滩险及泥沙淤积规律,探明河段的碍航特性。采用河工模型试验方法,制定了"疏浚、筑坝、护岸"等整治方案。试验表明:优化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河流库尾河段变动回水区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