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94篇
公路运输   360篇
综合类   228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51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监理工作不能离开沟通,沟通是否有效,取决于监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结合实际,阐述了监理工作中有效沟通的3种主要方式,即全通道式沟通、链式沟通和轮式沟通,试图为监理人员提高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322.
为了分析LMA车轮型面位置偏移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型面位置偏移量的车轮,通过轮轨接触分析和车辆动力学计算,分析了车轮型面位置偏移对轮轨几何接触特性、车辆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偏移量对临界速度影响不大,当偏移量达到1.75 mm后临界速度急剧下降.以均衡速度通过曲线时,型面偏移量的增大对轮轨横向力的影响不大,但会使轮对横移量的最大值显著增大.与反相偏移相比,同相偏移对车辆在直线上的临界速度及曲线上的横移量影响更大.因此,车轮型面位置偏移对车辆动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应当避免发生,LMA车轮型面偏移量最大不得超过1.75 mm.  相似文献   
323.
为了真实模拟地铁车辆在整个运营时踏面制动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建立某地铁车辆的车轮热容量计算模型,采用热流密度法,分析地铁车辆在一个往返运行过程中车轮的热容量情况.结果表明,地铁在频繁启动制动过程中造成热量积聚,从而导致车轮温度升高,车辆运行至6457.7s时,车轮最高温度达到446.88℃;并给出最高温度时刻车轮的温度场分布,分析结果为车轮安全性设计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4.
以货车车轮CL60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300℃下的高温低周疲劳实验.研究发现:在循环初期,试样承受的拉压应力幅基本对称;循环末期,拉应力急剧降低,试样产生了失稳断裂;终了时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反映出了典型的瞬断特征.因此,有必要从断口处进一步研究其微观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325.
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轮轨系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用接触单元模拟轮轨实际的接触行为,计算了在不同行车速度下系统的振动特性沿轨道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振动在距离轮轨接触中心点2.1m的范围内很快衰减,在2.1m之外其值变化很小;并且当速度达到350km·h-1时,系统的振动将会加剧,同时根据系统的振动情况和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建议钢轨计算长度取4.8~6m.  相似文献   
326.
轮轨接触应力的计算是轮轨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了一个任意形状钢轨和车轮在任意点接触时,接触面形状和接触面力的计算模型,然后把计算出的接触面力作为外载施加到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轨头中部应力的计算,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方法。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外形特征的轮轨接触应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327.
连续测量轮轨力的测力轮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用标准的机车辆轮对作为力传感器来连续测量轮轨相互作用的测力轮对技术,并以作者研究的测力轮对为例,介绍了选择最佳贴片位置的方法、电桥设计的一般原则及试验结果处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328.
车辆-轨道系统耦合高频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振动是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主要研究课题.建立了车辆-轨道垂向耦合Timoshenko梁高频振动模型,运用快速积分方法编制仿真程序,对扁疤激励情况下的轮轨垂向高频振动进行系统仿真与分析,并与Eu ler梁模型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车辆速度与车轮扁疤的长度对轮轨系统振动有很大的影响;在高频情况下,进行振动与噪声的研究时,建议使用Timoshenko梁模型.  相似文献   
329.
针对某特型天线设备在由放转收的过程中,发出较大的类似碰撞的噪音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减噪并达到良好效果的具体途径,力求对这一长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可行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0.
JZD-2型机车整车试验动态检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采用机车定置试验台试验代替正线试运的可行性。重点介绍提高机车定置试验效率的两项新技术。并列式轨道可保证机车快速安全地自行上下试验台。定量轴距调整机构能实现试验台轴距调整一次自动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