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49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范家坪铁路隧道洞内燕尾段反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艳霞 《隧道建设》2010,30(2):195-198
以新建兰渝铁路(兰州-广元)范家坪隧道标准双线隧道过渡到两分离式隧道燕尾段施工为例,从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效益、施工工期4个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重点介绍燕尾段由单线端挑顶反向施工技术,主副门架可变组合式液压台车台架配合小模板进行大跨段二次衬砌施工技术。整合施工资源,创造工作面,以缩短工期,确保安全、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42.
杨瑞莲  刘文 《隧道建设》2010,(Z1):120-128
本文针对彭水水电站变顶高尾水隧洞洞室开挖洞径大、区域挖空率高、隧洞之间岩壁较薄、岩柱间围岩稳定比较突出等问题,通过本项目围岩加固方案与传统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和普通锚杆相结合进行岩壁锚固相比较,系统地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锚杆技术,成功解决了直立岩柱体与薄层衬砌钢筋混凝土墙的连接和衬砌墙体结构的稳定,保证洞室结构的运行功能,实现了高效快捷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3.
高阶模态的贡献在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中不能忽略.从模态空间分布和风荷载空间分布相关性强弱与模态对结构响应贡献程度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了通过低阶主要贡献模态间接寻找风荷载强相关高阶模态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阶模态响应方差矩阵的简化处理得到其等效矩阵.根据等效矩阵中对角线元素构造了高阶模态的模态参与系数,实现对高阶主导模态的识别,有效考虑了高阶模态的贡献.最后,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中心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4.
地铁车站的建设有多种施工方法,因受周围环境的限制,采用暗挖法施工大跨车站时,NTR工法在结构防水、地面沉降及施工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沈阳地铁二号线新乐遗址站引进使用NTR工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5.
隧道管棚支护主要是依靠在岩层中打入钢管并通过注浆使钢管与周围的土体固结,形成一个整体支护体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一种超前支护工艺。随着隧道施工的不断发展,管棚支护在隧道施工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是对照壁山隧道石英岩破碎带密排管棚施工的总结,对同类地质的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6.
粉细砂地层大跨浅埋隧道注浆管棚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力 《隧道建设》2008,28(6):656-659
结合北京地铁四号线西单-灵境胡同渡线隧道工程,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研究分析在粉细砂地层中修建大跨隧道时注浆管棚的预支护作用机理、围岩塑性区范围、地表沉降最大值及不同支护条件下的沉降比较,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大断面双层双跨平顶直墙暗挖地铁风道施工时具有开挖跨度相对较大,临时支护体系繁多,二次结构受力转换复杂的特点,针对北京地铁4号线石榴庄路站1#风道双层段的工程实践,分析总结大断面双层双跨平顶直墙结构中洞法开挖、受力转换、分块模筑等施工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经实践检验,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8.
隧道施工软岩地段的斜井挑顶是一项关键技术。针对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炭质页岩地段双车道斜井挑顶施工,从施工方案、技术要点、施工组织、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就软岩变形、喇叭口结构复杂,提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
礼嘉车站4号人行通道下穿金渝大道,浅埋深度3.5~4.1 m,拱顶上层为填土、素土和局部强风化砂质泥岩。为控制沥青砼路面沉降量在50 mm范围内,以及防止开挖过程中的松土层坍塌,采取了横穿公路的长管棚支护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0.
超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易引起地表的过大沉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控制施工引起的沉降和保证市政设施的安全,引入棚盖暗作法的思路并应用于PBA车站,利用顶进钢管形成棚护体系,在其支护作用进行土方开挖。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平安里站为工程背景,简述棚盖暗作法PBA地铁车站的特点及施工步骤,对不同施工阶段产生的沉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地表沉降槽进行拟合,由此探讨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表明:沉降主要发生在管幕施工及导洞开挖阶段,约占总沉降的70%。针对棚盖暗作法PBA车站的特点,对产生沉降的原因进行梳理,提出加强空洞探测及处理、缩短开挖面封闭时间、加强超前支护的棚护效果、减小管幕顶进扰动土体、合理控制群洞开挖步序等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