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77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粘滞阻尼器和Lock-up装置在连续梁桥抗震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逐渐在一些桥梁结构中使用了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减隔震装置,如隔震支座、阻尼器(地震响应校正装置)等。对应用较广的粘滞阻尼器和Lock-up装置的工作机理进行了介绍,对其在连续梁桥抗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桥例探讨了两种装置对连续梁桥抗震性能改进的有效性,并对其实用的局限性也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结果可供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2.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西部山区应用非常广泛,当桥梁位于近断层地区时,迫切需要解决桥梁抗震问题。以云南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合理混凝土本构对比减震与非减震结构地震响应,提出了优化减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3.
长联大跨连续钢桁梁抗震型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黄大线黄河特大桥主桥(120+4×180+120)m下承式连续钢桁梁结构为实际工程背景,研究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对该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选用适合桥址处场地等级及地震特性的3条地震波,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检算在活动墩与主梁之间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装置和无阻尼器的不同抗震效果。结论表明在活动墩与主梁之间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装置,有效协调各活动墩在动力作用下的参与工作,降低固定主墩地震力,有效提高主桥的地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64.
针对苏州北高架车站站内高速正线32 m双线简支箱梁,在正线梁体内安装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 MTMD)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进行动力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加装MTMD前后列车、桥梁的振动响应,评价该设计方案对桥梁及车辆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加装MTMD后,桥梁自振频率均有所降低,并以一阶垂向频率相对最为明显;加装MTMD对车辆响应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加装MTMD后桥梁的垂向、横向振动均有所减小,对桥梁起到了一定的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65.
基于R.H.Scanlan教授的斜拉桥风致抖振分析理论,作者导出了调质阻尼器(TMD)作用下斜拉桥弯扭耦合抖振响应的计算公式,经过大量的数据处理,给出了TMD参数的优化公式,并以美国的Baytown Bridge为例,对该桥有无TMD情况下的抖振响应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被动TMD对该桥的抖振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6.
大跨度钢结构人行过街天桥的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人行过街天桥跨径的增大,振动问题对行走舒适度和结构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结构振动的影响因素、自振频率的计算及相应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粘阻尼弹簧阻尼器特性的试验研究.对阻尼器不同孔径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塞孔径的增大,阻尼器的损耗因子和阻尼比减小,共振频率增加.阻尼器安装框架的固有频率尽可能高,以减少其对系统的影响.粘阻尼弹簧阻尼器性能的试验结果为提高减振性能提供了依据和验证.  相似文献   
68.
热辐射影响下磁流变阻尼器温升建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磁流变阻尼器在海洋工程复杂环境下动力学性能,研究太阳热辐射对磁流变阻尼器表面温升影响。分析阻尼器的温升原理,结合磁场有限元仿真建立磁流变阻尼器内部做功与外部热辐射混合作用的表面温升模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方程;搭建以电阻式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度的阻尼动力学试验平台,并对影响温升的主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所建温升模型和方法可用于预测阻尼器表面热辐射影响下实际温升状态;当表面温度60℃-85℃时,阻尼力衰减达10%-12%,3000s时间太阳热辐射导致温度升幅2.7%。长时间热辐射将对阻尼器减振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增大阻尼器缸筒有效面积和相对空气流速可降低表面温升。  相似文献   
69.
由于能量耗散生热、环境温度以及通电线圈产生的热能会使磁流变阻尼器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实验研究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和建立能在较大温度范围预测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的数学模型。本文从Bouc-Wen模型出发,通过温度实验数据,建立了能在较大电流范围和温度范围内使用的数学模型,并用1stOpt软件的通用全局优化算法识别模型参数,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磁流变阻尼器不同温度时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70.
针对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提出"MR阻尼器 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混合控制方案,并建立了对该桥主梁纵向地震、列车制动和行车移动荷载响应混合控制的基本方程、控制策略和仿真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控制方案能有效地抑制大桥主梁纵向地震、列车制动及行车移动荷载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