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76篇
综合类   128篇
水路运输   161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利用LabVIEW对摩托车减震器外特性模型进行模拟与仿真,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摩托车减震器测试系统,既能实现实际测试功能,又可对所建立的减震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为减震器外特性测试和模型仿真提供了一种便捷可行的方法.随着现代测试与仪器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必将成为设计复杂测试系统和测试仪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42.
为了满足各种法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一些新技术、新结构陆续出现在各种车型上,对于这类技术含量较高的车辆进行故障诊断排除时,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辅以专用检测仪器进行  相似文献   
643.
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是高校实验人员的职责和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保征正常教学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644.
范勇 《交通标准化》2007,(9):187-189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是测定路面平整度的一种简便高效的仪器,它利用电脑记录,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快速、误差小等优点,适于各等级公路进行检测路面平整度或评定行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645.
从车辆侧滑量检测问题入手 ,分析了多功能车轮定位状态检测新技术  相似文献   
646.
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医疗仪器专业开设解剖生理学的目的与其他专业不尽相同,其与该专业后续课程学习以及就业联系紧密度不够,加之解剖生理学学习难度较大,学时有限,学生往往不重视。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47.
数码摄像行车记录仪的应用是一种作为汽车使用的安全行驶记录仪器,在车辆行驶的全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行驶途中的一切真实活动,在汽车领域里的应用相当普及。然而对于在道路上行驶的的各类型摩托车骑乘者而言,在行驶途中不仅要应对复杂多变的道路路况,更要面对行驶中不确定的天气环境因素以及应付各种突发性交通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众多摩托  相似文献   
648.
提出将Intcrnet网络技术、虚拟仪器技术与桥梁状态监测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桥梁的状态监测提升到远程的网络环境,以提高状态监测的水平和时效性.通过采用TCP/IP网络体系结构,运用LabWindows、DataSocket、C/S拓扑技术等,实现桥梁状态监测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649.
作者在本文采用先进的材料系统(MTS),对旋转压实机(SGC)成型的试件了进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得出了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蠕变变形曲线,并根据这些蠕变曲线分析了不同温度和荷载水平对沥青混合料蠕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0.
高英迪  王彦春 《铁道建筑》2023,(2):47-50+93
通过对现场测量过程的分析以及温度对轨距和超高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得出影响现场测量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测量现场复杂环境、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测量人员操作不规范、测量仪器选择错误等。可通过选用经过专业计量实验室校准或者检定的测量仪器、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优化测量仪器的设计、选择适宜的测量时段等,减小测量仪器和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不利影响;通过提高测量人员技术水平、规范测量过程等方法,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测量数据间的关联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进而预测线路未来状态,有利于实现线路维修从周期修转变到状态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