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1篇 |
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9篇 |
综合类 | 232篇 |
水路运输 | 189篇 |
铁路运输 | 94篇 |
综合运输 | 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提高港口铁路的安全保障和管理水平,采用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港口铁路管理信息系统(TMIS).介绍港口铁路信息化前港口铁路调车作业管理情况.分析信息化在港口铁路调车作业中的作用.着重介绍港口铁路调车作业信息化的实施.信息化为港口铁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42.
Joachim F. Wohlwill 《Coastal management》2013,41(3-4):225-248
Abstract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oretical, as well as methodological. It reviews previous studies of visual impact and reports research by the author on people's evaluation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different man‐made facilities in different coastal‐area contexts and other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subjects were asked to react to slides developed through the use of landscape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to simulate the appearance of a building in the landscape, while systematically varying the visual relatedness between the two. Specific interest centered on the variable of congruity vs. contrast between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landscape context, manipulated by co‐varying the attributes of color and size to create a five‐point scale of contrast/obtrusiveness. The hypothesis was that judgments of appropriatenes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judgments of liking, would vary inversely with level of contrast. The role of two further variables,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building in its sett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setting itself,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author review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volved where subjects respond to visual stimuli for purposes of judging change in visual quality. Thes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clude: stimulus‐selection and problems of simulation, choice of response measures, and choice of respondents, and the treat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author calls for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scales and indices such as “perceptually‐releva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43.
目前,在舰船桅杆设计中存在大量外露的雷达承载平台,在桅杆表面形成突出物,可能产生较强的多重反射。本文基于快速多极子法(FMM)和物理光学法(PO)2种电磁散射计算方法,以某桅杆的雷达承载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其电磁散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雷达波参数和外形参数对雷达承载平台RCS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反射是其总体RCS的主要反射源,单次反射是RCS峰值的主要来源。雷达波波长越小,总RCS就越大,极化方向对该模型的电磁反射的影响较小。平台侧面的倾角对雷达承载平台的隐身性能影响较大,端面倾角对隐身性能的影响较为有限,底面倾角的增大会降低平台的隐身性。 相似文献
44.
船舶安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准确把握和处理船舶缺陷,是安检员的一大难点。例举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老旧船舶,应急发电机及处所,通风筒、空气管、门槛高度,船舶吨位丈量等问题,如何把握和处理进行了分析和探时,以便促进安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考虑到造船企业吸纳了大量的80后员工,如何有效管理这些80后员工,发挥他们的长处,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为80后员工提供更好地职业发展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成为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关注的焦点,通过对80后员工所处的职业阶段特点和职业心理特征的分析,提出进行有效管理激励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6.
本文提出了船舶微电网概念,对船舶微电网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和阐述,提出船舶微电网不能以"补充"角色接入船舶主电网,而应该以"船舶功能电网替换升级"的角色接入的研究思路,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船舶电力系统功能网络架构。以四机组单主电站供电的大型远洋船舶电力系统为例,给出了与其相适应的船舶微电网架构形式,分析了船舶微电网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相对于陆地微电网的差异,探讨了船舶微电网系统须研究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船舶微电网建设对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意义和实施过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确定大型油轮进出港口所需拖轮功率,通过对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确定功率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结合钦州港实际情况,运用这两种方法确定在不同条件下,大型油轮进出钦州港所需拖轮功率。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新型的舵前轮缘泵喷推进器的减振降噪效果,采用结构化网格和基于SST k-ω模型的DES模型,对舵前轮缘泵喷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进行了计算,总结了该新型推进器的轴承力特性.先通过采用不同的边界层厚度和网格数量进行计算,总结得到了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再通过分析舵对常规泵喷推进器的转子盘面流场和转子轴承力的影响,证明了...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