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199篇
公路运输   413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50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Very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urban rail transit ridership at the station-to-station (origin-destination) level. Moreover, most direct ridership models (DRMs) tend to involve simple a prior assumed linear or log-linear relationship in which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are assumed to hold across the entire data space of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se models cannot detect any changes in the linear (or non-linear) effects across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features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urban rail transit ridership, which possibly induces biased results and hides some non-negligible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gaps, this study develops a time-of-day origin-destination DRM that uses smart card data pertaining to the Nanjing metro system, China. It applies a 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s model to provide a more refined data mining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non-linear associations between feature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station-to-station ridership. Data related to the built environment, station type, demographics, and travel impedance including a less used variable – detour, were collected and used in the analy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most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associated with station-to-station ridership in a discontinuous non-linear way, regardless of the time period.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origin side has a larger effect on station-to-station ridership than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destination side for the morning peak hours, while the opposite holds for the afternoon peak hours and night.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ransfer times is more important variables than detour and route distance.  相似文献   
202.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售票能力冗余导致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闲置的问题,分析普通车站日常客流分布,综合考虑地铁车站售票设备成本和乘客的时间成本因素,建立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同时通过排队论和Lingo软件进行计算,获得最优化的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以郑州地铁农业南路站的日常客流为例,应用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计算得到农业南路站售票设备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进行节能成果分析证明,该方案可有效节约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3.
广州地铁1号线谐波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江海 《机车电传动》2002,(2):40-42,53
介绍了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广州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110KV侧的谐波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广州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中主要存在11次、13次谐波电流。在目前负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在滤波器退出运行时,其谐波电流尚未超过国际限制值;但在未来高峰负荷期间,需将滤波器投入运行。另外,还介绍了在广州地铁1号线挂网试运行的24脉波整流变压器对改善地铁供电系统谐波的情况。最后说明需经理论分析、计算及经济比较后,方可决定是否采用滤波器或24脉波整流变压器来抑制地铁系统的谐波。  相似文献   
204.
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转向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转向架总体技术参数,各部件结构特点及其性能,并对其在一号线车辆转向架基础上所做的改进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5.
地铁施工影响邻近管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下管线初始应力、接口模拟、失效模式、管土相互作用、控制标准、评估简化算法、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的差异沉降是导致管线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形式为纵向弯矩引起的横向断裂和非刚性连接的管线接头张开等。影响管线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线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管线的弯曲刚度和土体的强度。管线的控制标准可以从地层移动、管线接头转角与脱开以及管线应变等方面考虑制定。对此类问题的分析,常用的弹性地基梁法与工程类比法都是基于经验的预测方法,没有考虑管道腐蚀引起的安全性下降,仅是采用较严格的变形控制标准。应在腐蚀管道评定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变形控制标准,结合开挖引起地层移动与管土相互作用以及管材强度与变形特性的研究,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管线安全性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6.
对城市集会所产生的大型客流的交通组织、疏散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以轨道交通为主、多交通方式配合的解决方法,并重点阐述和分析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营组织方案的交路组织、站务管理、票务管理、运行图编排等方面,较为系统和明确地指出城市大客流的轨道交通运营措施和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207.
曹智  李剑祥 《隧道建设》2014,34(10):1005-1010
成都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一期,均用"国外盾构"完成隧道施工。面对成都隧道地质的复杂性、特别是盾构施工大面积富水砂卵石地层的世界难题,同时因"国外盾构"在地铁1号线和2号线使用中存在适应性不足及难以改进,在充分汲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设计制造国产化的"中铁盾构"。重点有针对性地对盾构主驱动及刀盘设计、开口率、渣土改良、螺旋输送机系统等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通过与"国外盾构"历时2年的对比实践验证,"中铁盾构"能够在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长距离持续掘进,安全优质、高效可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8.
何松洋 《隧道建设》2014,34(Z1):292-296
为了解决盾构在③1粉砂层掘进后地表沉降难以控制的难题,以宁波地铁1号线西门口站-鼓楼站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分别从地层力学性质和盾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得出盾构在③1地层掘进后的突变机制,制定了应对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并减小盾构施工风险,归纳了盾构在本地区粉砂层中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09.
彭红霞  程云妍  王怀东 《隧道建设》2014,34(12):1137-1142
为验证矿山法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下穿货运铁路隧道的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宁和城际矿山法区间下穿宁芜货运铁路隧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区间隧道施工完成后,宁芜货运铁路隧道的最大沉降为6.7 mm,最大水平位移为1.2mm,引起的最大附加弯矩为32 k N·m,变形值满足货运铁路的运营要求,内力值也在结构的设计范围内。说明定向管棚+超前小导管的地层加固措施是可行的,矿山法隧道下穿铁路的设计是合理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0.
王刚 《隧道建设》2013,33(12):1041-1047
在城市地铁隧道建设中,采用盾构法施工不可避免地面临始发施工场地受限、始发时间位于冬季、始发区段地表有重要建(构)筑物等施工难题。通过施工实例介绍施工期间面临以上综合施工难题时,采用盾构分体始发、对盾构刀盘开口率进行改进、增加保温棉及伴热带等冬季保温措施、选取合理的施工参数及精细化管理等针对性措施,成功完成了冬季下穿平瓦房区的分体始发施工,有效控制了房屋的沉降,确保了古旧平瓦房区房屋及居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