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2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4篇 |
综合类 | 64篇 |
水路运输 | 52篇 |
铁路运输 | 161篇 |
综合运输 | 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With the ubiquitous nature of mobile sensing technologies, privacy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need to be carefully addressed. Data needs for transportation modeling and privacy protection should be deliberately balanc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developing privacy mechanisms that would simultaneously satisfy privacy protection and data needs for fine-grained urban traffic modeling applications using mobile sensors. To accomplish this, a virtual trip lines (VTLs) zone-based system and related filtering approaches are developed. Traffic-knowledge-based adversary models are proposed and tes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a privacy protection system by making privacy atta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ensuring an acceptable level of privacy, the released datasets from the privacy-enhancing system can also be applied to urban traffic modeling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Albeit application-specific, such a “Privacy-by-Design” approach would hopefully shed some light on other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using mobile sensors.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为了更好地解决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 不高、传统简单教学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的问题,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采用以移动学习平台—雨课堂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的传递更有效率、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渗透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 相似文献
66.
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中的电台是实现车地之间双向通信的核心模块,目前多为国外厂商产品,存在维护管理功能接口不开放、售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CTCS-3级列控系统中由干扰导致的单电台、网络单通等引起的无线通信超时问题,利用自主化电台强大的日志记录功能,精确定位故障原因,可为同类故障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7.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轨道交通的关键核心设备,其相关子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极为重要。针对数据传输或应用逻辑处理可能出现的延迟,对三重时间戳提出3种应用方法,可实现逻辑处理延时判断、网络传输及对端逻辑处理延时判断、处理周期同步判断等功能。以网络传输及对端逻辑处理延时判断为例,进行实验室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信号车载VOBC与轨旁ZC系统之间数据延时的判断,从而提高系统处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智能监测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分析列控车载设备故障原因、发现和诊断设备隐患、指导现场维护检修的重要设备。本文结合列控车载设备智能监测系统在莞惠城际中的应用案例,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结构、信息安全防护设计和推广应用价值,以及系统投入试用后对现场维护方式的提升情况。 相似文献
69.
刘语馨;陈姝;钟章队 《铁道通信信号》2019,55(Z1):7-12
云计算平台已成为智能铁路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然而集中式的云计算平台无法满足铁路应用分布广泛、应用性能差异显著的需求。针对这种特点,将边缘云技术引入智能铁路,以满足需要本地自治、自存活和实时高性能要求的业务。本文阐明了边缘云的基本框架和相关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边缘云在智能铁路典型场景下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0.
铁路智能化的发展以及铁路网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对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并针对铁路应用特点,论述该架构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在分析未来铁路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集中单元、分布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三层结构的铁路无线接入网络部署方案以及基于移动中继节点的车载移动终端无线访问方案;给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路线。基于云计算的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建设及维护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符合铁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