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623篇
水路运输   274篇
铁路运输   311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 planar suspension system (PSS) is a novel 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 in which an individual spring–damper strut is implemented in both the vertical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The wheels in a vehicle with such a suspension system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relative to the chassis. When a PSS vehicle experiences asymmetric road excitations, the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tion of wheels with respect to the chassis in two sides of the same axle are not identical, and thus the two wheels at one axle will not be aligned in the same axis. The total dynamic response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bounce, pitch and the roll of the PSS vehicle, to the asymmetric road excitation may exhibi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ose of a conventional vehicl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mprehensive dynamic behaviour of a vehicle with the PSS, in such a road condition, on both the straight and curved road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an 18 DOF full-car model incorporating a radial-spring tyre–ground contact model and a 2D tyre–ground dynamic friction mode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otal dynamic behaviour of a PSS vehicle is generally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vehicle, while PSS exhibit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absorbing the impact force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suspension system. The PSS vehicle is found to be more stable than the conventional vehicle in terms of the directional performance against the disturbance of the road potholes on a straight line manoeuvre, while exhibiting a very similar handling performance on a curved line.  相似文献   
112.
详细介绍TYJL-ADX型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构成、系统特点、系统原理以及脱机测试方案等技术.  相似文献   
113.
曾经证明多抗乙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本文以小鼠实验性S_(180)肉瘤为模型观察了多抗乙素对肿瘤组织内和肿瘤周围Mφ、L_3T_4~- 及Lyt_2~-细胞的影响,同时观察了肿瘤坏死组织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小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改变。结果提示:Pb治疗组,肿瘤周围及肿瘤内浸润的L_3T_4~-和Lyt_2~-细胞显著增多,说明Pb可诱导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组织的坏死灶周围明显充血、小血管血栓形成显著增加,并有带状中性粒细胞浸润。这些改变与TNF介导的肿瘤组织损伤相符,提示Pb的抑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TNF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4.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病人的麻醉及CO_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调节方便,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苏醒迅速,能有效防止CO_2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用蔗糖-间隙法研究了Zn~(2+)对兔离体颈上交感神经节的作用。Zn~(2+)对神经节动作电位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IC_(50)为1.48mmol/l。其作用在高〔Ca~(2+)〕溶液中减弱,在低〔Ca~(2+)〕溶液中加强。新斯的明、L—半胱氨酸能拮抗Zn~(2+)的抑制作用。Zn~(2+)对神经节N波也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对P波抑制作用很弱,对LN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6.
膨胀土滑坡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越来越多,准确地了解膨胀土土体各项参数对其稳定性有何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以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天长段膨胀土边坡实例为计算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边坡土体天然密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工程建设中膨胀土边坡设计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CT图像空隙率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基于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对各层位扫描CT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图像锐化处理。采用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对沥青混合料不同层位的CT图像进行二值化,利用Canny算子模板进行边缘检测,检测出图像边缘内部空隙点数与试件CT图像总点数做熵运算,计算空隙占整个试件的百分率。同时,对试件空隙率检测计算结果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数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空隙率随层位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趋势,验证了沥青混合料内部微观结构的非均匀性;CT图像计算的空隙率均值可以作为试件的空隙率值,同时试验数据结果与图像处理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图像处理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8.
在相同工况下,对于某一舰船辐射噪声总声级和总能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说,总声级的直方图分布比较对称,而总能量的直方图分布不对称.本文假设该舰船辐射噪声总声级多次测量值满足正态分布,利用非参数假设检验中的皮尔逊x2拟合检验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别对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较小时,总声级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而得出总能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该舰船辐射噪声总声级及总能量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9.
陈宁  孙玉科 《船舶工程》2012,34(2):96-99
为了验证紫外线处理器内部附着纳米TiO2薄膜,在压载水处理过程中的灭藻效果,设计了一套杀灭压载水中藻类的模拟实验系统。分别用单一紫外线辐照法和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相结合法对鱼腥藻进行杀灭实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完全杀灭压载水中藻类,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结合法,只需要4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就能达到单一紫外线辐照法6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对海藻的灭活效果。在不影响灭活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处理器的功率,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丁琦 《水运工程》2012,(12):38-45
利用二维数值模型,对徐圩港大环抱方案工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口门尺度和港内布置形式对口门附近水动力特征及泥沙淤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内水域面积与口门过水面积的比值决定了口门附近水动力条件的强弱,而水动力条件则与口门附近港池、航道的淤积强度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在环抱式港池的建设初期,应尽量减小港内无效水域的面积,适当放宽口门宽度,从而在改善口门水流条件的同时,降低港内的淤积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