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真实再现路网交通流的运行规律,本文对路网交通流微观模拟的建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表征路网邻接和转向关联的各种邻接矩阵的构建方法,提出将路网交通流的模拟过程划分为交叉口和路段两个进程的建模方案,并对交叉口和路段进程的车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使得对整个路网的模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路网微观模拟建模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典型瞬态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简要介绍了基于一体化起动机/发电机(Integrated Starter/Alternator-ISA)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着重阐述了单点喷射汽油机和ISA及控制器的建模过程,并对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自动起动和功率辅助两个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3.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爱红  王良曦  丛华 《汽车工程》2003,25(5):474-476,513
介绍了一种主动悬架系统的建模,该系统是由液压作动器与一个普通弹簧串联后,再与被动阻尼器并联构成。其通常又被称作慢主动悬架。并应用SIMULINK语言仿真,确定了实际可行的输出反馈方案。  相似文献   
94.
针对高铁列控系统的并发性、混成性、交互性等特点,基于列控系统技术规范,结合Multi-Agent理论、Prometheus建模方法以及仿真技术,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高铁列控系统复杂运营场景建模与仿真方法。最后,以CTCS-3级列控系统的RBC切换场景为例,构建基于Multi-Agent的RBC切换场景模型,并利用Multi-Agent仿真工具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列控系统并发、混成、交互的复杂特性,可为列控系统复杂运营场景建模仿真与安全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车辆跟驰理论作为交通流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交通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模型并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建议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系统要求结合模型的特点进行选择,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96.
利用贝叶斯置信框架推断LS-SVM模型参数并建立贝叶斯LS-SVM曲线拟合模型.运用贝叶斯LS-SVM曲线拟合模型对SS_7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磁化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贝叶斯LS-SVM曲线拟合模型对SS_7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磁化曲线拟合速度及精度均有较大地提高,小样本条件下的泛化能力更好.依据贝叶斯LS-SVM曲线拟合模型建立了SS_7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仿真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所建的SS_7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仿真模型与机车牵引电机实际运行状况吻合,可用于对SS_7型电力机车主电路性能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
The use of a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DPF) in a diesel aftertreatment system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 (PM) in order to meet more stringent emission regulations without hurting engine performance. One of the favorable PM re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s the NO2-assisted regeneration method due to the capability of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of PM under a much lower temperature than that of thermal regener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monolith during regeneration and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NO2 from NO with an integrated exhaust system of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DOC) and DPF have been predicted by one-channel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DOC, DPF, and integrated DOC-DPF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model for the integrated DOC and DPF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loading inside the DOC and the volume ratio between the DOC and DPF on the pressure drop,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the oxidation rate of PM, have been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se of the volume ratio of ‘DOC/DPF=1.5’ within the same diameter of both monoliths produced close to the maximum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oxidation rate of PM. Under the engin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175 kW at 2200 rpm, 100% load with a displacement of 8.1, approximately 55 g/ft3 of catalyst (Pt) loading inside the DOC with the active Pt surface of 5.3 m2/gpt was enough to maximiz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oxidation rate of PM.  相似文献   
98.
摩托车车架有限元建模方法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于不同摩托车车架的结构型式,相应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有基于杆系结构的计算模型、基于板壳结构的计算模型及杆系、板壳混合结构的计算模型3种。杆系结构计算模型对车架实际结构简化过大,只能得到相对满意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板壳结构计算模型比杆系结构计算精度高,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处理方法;对于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可采用杆系和板壳组合结构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9.
EuroSID-I侧面碰撞假人有限元模型的验证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东  葛如海  程勇  朱西产  苏清祖 《汽车工程》2005,27(4):467-470,482
对某非商业侧碰假人EuroSID—I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按假人标定试验要求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满足仿真研究要求,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付永领  郑世成 《船舶工程》2017,39(S1):109-112
减摇鳍是人为减小船舶在海浪中横摇最通用、最有效的方法,现今减摇鳍转鳍驱动机构绝大部分利用的是电液伺服作动系统。与电液伺服作动系统,甚至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相比,机电作动器(EMA)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和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以现有GJB2860-97型号转鳍作动器为背景,设计一种驱动转鳍机构的大功率机电作动器。阐述了从结构设计到建模仿真的过程,对机电作动器进行详细的集成化设计,分别利用Solidworks及ANSYS软件对机电作动器进行建模仿真,为减摇鳍转鳍驱动机构的全电改造提出了一套设计及建模仿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