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8篇
  免费   264篇
公路运输   1289篇
综合类   963篇
水路运输   697篇
铁路运输   296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模糊分析法在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某高等级公路沿线存在大量挖方路堑高边坡,边些边坡的失稳问题已严重影响公路施工和后期的运营。运用模糊(fuzzy)分析理论对典型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现场观察的边坡变形破坏迹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62.
莫崇相  吴坚  祁宏钟 《汽车工程》2021,43(3):387-396
在分析单电机和双电机混合动力电动车发动机怠速充电工况下电池能量稳定性控制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怠速充电工况电池SOC平衡的主动控制策略,并给出相应控制过程的能量控制目标值计算公式和相应的分析。通过对所提出的怠速充电工况电池SOC平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电池SOC平衡,怠速充电过程中电池主动能量的过充和过放控制的稳定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3.
针对鹰厦线K290 795~905段路堑边坡建立稳定性分析模型,并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通过分析坡体各段的受力情况,得到各个单元的主应力及剪应力大小,并结合极限平衡计算分析了坡体稳定性,论证了降雨作用下容重、内摩擦角变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设置抗滑桩前后及其在降雨作用下的抗滑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隧道建设过程对临近建筑物产生的影响.文中以琶洲支线隧道为例,运用三维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足尺三维模型,分析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电塔附近的地层变形和电塔塔基变形,得到施工过程中地层位移规律及电塔塔基的位移规律,进而分析在盾构施工中电塔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对电塔的影响在规范要求内,引起的电塔塔基最...  相似文献   
65.
文章利用trucksim重型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六轮双轴重型汽车在低附着路面左右车轮附着系数不一致情况下进行紧急制动的行驶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附着路面进行紧急制动时,对制动轮进行制动压力控制,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比没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具有更好地行驶稳定性。但在低附着路面上,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比没有ABS控制的重型汽车的制动距离增加了很多,这对重型汽车的行车安全性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66.
交流TIG焊接电源可用来焊接铝、镁等表面有致密氧化膜的金属。该电源电弧容易引起周期性的熄灭和引燃,因此如何保证电弧稳定燃烧成为关键。其电弧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电流过零瞬间的电弧空间电离度、电极发射电子能力及再引燃电压的上升速度。文中比较研究了几种交流TIG焊电弧稳定性机理,并提出了提高电弧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7.
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工艺的SBS改性沥青,采用试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常规3大指标试验、SHRP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以及储存稳定性试验等,研究加工工艺参数以及改性剂种类等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说明,通过掺配适当的稳定剂和助剂等措施改善改性工艺,是提高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可导致地表沉降过大,从而破坏地表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通过微观破坏分析模型、塑性极限分析模型及楔形体极限平衡模型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详述,并指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应考虑水土耦合作用;应考虑开挖面地层的变异性;应考虑掘进参数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应加强研究进出洞的切口压力控制.分析结果为完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理论及指导现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69.
以夔门大桥为实例建立计算模型,借助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该桥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的对比和分析.分析表明,对于大跨径斜拉桥必须采用非线性分析评价结构稳定性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对于渝合高速公路部分主要结构物的影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进一步对路堤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