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652篇
水路运输   279篇
铁路运输   311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相同工况下,对于某一舰船辐射噪声总声级和总能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说,总声级的直方图分布比较对称,而总能量的直方图分布不对称.本文假设该舰船辐射噪声总声级多次测量值满足正态分布,利用非参数假设检验中的皮尔逊x2拟合检验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分别对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较小时,总声级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而得出总能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该舰船辐射噪声总声级及总能量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2.
陈宁  孙玉科 《船舶工程》2012,34(2):96-99
为了验证紫外线处理器内部附着纳米TiO2薄膜,在压载水处理过程中的灭藻效果,设计了一套杀灭压载水中藻类的模拟实验系统。分别用单一紫外线辐照法和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相结合法对鱼腥藻进行杀灭实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完全杀灭压载水中藻类,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结合法,只需要4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就能达到单一紫外线辐照法6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对海藻的灭活效果。在不影响灭活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处理器的功率,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丁琦 《水运工程》2012,(12):38-45
利用二维数值模型,对徐圩港大环抱方案工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口门尺度和港内布置形式对口门附近水动力特征及泥沙淤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内水域面积与口门过水面积的比值决定了口门附近水动力条件的强弱,而水动力条件则与口门附近港池、航道的淤积强度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在环抱式港池的建设初期,应尽量减小港内无效水域的面积,适当放宽口门宽度,从而在改善口门水流条件的同时,降低港内的淤积强度.  相似文献   
124.
腰沙—冷家沙匡围对周边水沙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江苏沿海大范围及小范围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将此水沙模型应用于腰沙、冷家沙围垦工程研究,通过流速流向、年冲淤变化指标,分析工程对周边海域水沙环境影响以及工程区域的年回淤强度。结果表明:围垦工程产生的影响范围有限,围垦工程南北两侧水域,流速减小,地形成淤积的态势;工程东段水流流速增大,产生一定的冲刷,对建立深水码头有利。  相似文献   
125.
袁娟 《铁道工程学报》2012,(4):76-80,85
研究目的:在城际铁路技术标准尚未形成的前提下,提出将CTCS-2应用于城际铁路信号系统的设计思路,为城际铁路列控系统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对CTCS-2体系进行优化和少量改造,可满足城际铁路的运输需求,将CTCS-2应用于城际铁路方案可行。(2)对CTCS-2的优化方案:将CTCS-2应用于城际铁路,由于站间距较小,工程投资较大,采用多站合用一套联锁设备和列控中心设备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工程投资。(3)改造方案:通过增加车载ATO单元和少量地面应答器,对CTCS-2的地面和车载设备进行适当改造,能够实现ATO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126.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耗排放因子具有差异性,导致机动车交通路网能耗排放的量化评估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建立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交通状态中的能耗和CO2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基于车辆比功率VSP(Vehicle Specific Power)作为车辆行驶状态与能耗排放之间耦合关系的表征参数。通过引入内燃机转速区分内燃机开启和关闭工作状态,并计算内燃机开启状态下VSP对应的平均能耗率,同时,建立能够解析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排放产生机理的VSP分布。通过收集典型行驶工况下车辆测试油耗数据和北京市车辆实际行驶轨迹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模型测算混合动力汽车不同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CO2排放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行驶工况(UDDS)和高速行驶工况(HWY)中,模型测算能耗排放因子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和-1.7%,与不考虑内燃机开启状态相比,测算误差减少5.6%和4.3%;在实际交通状态下,采用传统燃油车的测算方法会导致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为高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被低估,当行驶平均速度为低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会被高估。  相似文献   
127.
CTCS-2级列控系统主要应用于双线铁路,在单线铁路中尚无工程应用先例,为解决单线铁路CTCS-2级列控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在符合现行规范、不修改列控车载设备的前提下提出CTCS-2级列控系统总体方案。通过单线铁路与双线铁路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结合CTCS-2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对闭塞方式、轨道电路配置、应答器设置、临时限速管理等特殊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表明:CTCS-2级列控系统应用于时速200~250 km单线铁路能够实现列车高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8.
莞惠城际铁路采用CTCS2+ATO列控系统,是国内首条实现速度200 km/h自动驾驶功能的城际铁路。通过莞惠城际铁路科研开发和现场实施的系统集成新模式,经过信号系统集成的工程实践,提出信号系统的技术方案,形成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9.
马军 《船舶工程》2020,42(S1):328-331
飞机液压系统包含泵源系统、管路系统、附件和用户系统,飞机管路系统是飞机泵源和用户之间的纽带,液压管路流阻特性决定了用户系统入口的压力和流量,影响用户动静态响应性能,特别是对一些伺服作动系统。传统流阻特性计算方法主要针对稳态工况计算,难以实现动态响应计算,且对工作人员要求高、计算工作量大。随着全三维设计应用于飞机液压管路系统设计制造,为基于计算机的流阻特性仿真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和对比了三种计算方法,选取了较优的CAD2AME方法对某飞机局部液压管路系统流阻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对飞机液压管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0.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is the use of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FV). As global GHG emission standards have been in place for passenger cars for several years, infrastructure modelling for new AFV is an established topic. However, as the regulatory focus shifts towards heavy-duty vehicles (HDV), the market diffusion of AFV-HDV will increase as will planning the relevant AFV infrastructure for HDV. Existing modelling approaches need to be adapted, because the energy demand per individual refill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or HDV and there are regulatory as well as technical limitations for alternative fuel station (AFS) capacities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current research takes capacity restrictions for single stations into account, capacity limits for locations (i.e. nodes) – the places where refuelling stations are built such as highway entries, exits or intersections – are not yet considered. We extend existing models in this respect and introduce an optimal development for AFS considering (station) location capacity restric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a potential fuel cell heavy-duty vehicle AFS network. We find that the location capacity limit has a major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stations required, station utilization and station portfolio var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