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篇 |
综合类 | 70篇 |
水路运输 | 37篇 |
铁路运输 | 73篇 |
综合运输 | 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基于铁路数据网的路由规范,铁路局区域网络核心路由器之间需要将IP地址进行路由汇聚之后才能够相互宣告,路由汇聚使铁路数据网路由信息的发布更加简洁、合理。然而,路由汇聚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结合广州局铁路数据网工程建设和网络维护的经验,针对静态路由的下一跳IP地址被路由迭代到路由汇聚产生的黑洞路由之上,导致静态路由不会失效,冗余主备静态路由无法自动切换的问题,提出了静态路由绑定BFD双向转发检测机制的优化方案并予以实施,解决了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避免影响铁路数据网业务数据包的正常转发。 相似文献
212.
根据轨道踏面上各种损伤的特征,分析对应的弦测响应及相互影响。在采样率足够的前提下,各损伤在弦测后特征依然保持,但数量、幅度和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对包含损伤信息的弦测值逆滤波得到的波磨复原结果将与原始值有所偏差。基于此,提出以小波系数和为依据的钢轨踏面损伤辨识和轨道弦测数据分段逆滤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小波系数和能够提示各种损伤位置和分布;以此为依据对轨道弦测数据进行分段处理能得到与真实情况较为符合的结果,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13.
铁路拱桥桥面过大变形将危及列车行驶和桥梁结构的安全,但已有关于拱桥变形限值标准及评判依据的研究较为少见。以某上承式拱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桥梁全桥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研究温度及不同倍数徐变引起的桥面变形对列车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弦测法弦长与列车在轨道和上承式拱桥上运行的动力响应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仅考虑轨道不平顺激励时,30~50 m弦测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高速列车的加速度响应的变化规律;上承式拱桥徐变倍数为1.6时,车辆竖向加速度响应超限;仅轨道不平顺作用下列车竖向加速度卓越频率约为1 Hz,运行在上承式拱桥上时的卓越频率在1~2 Hz,说明影响振动的波长范围由长波向中长波扩展;弦测法用于上承式拱桥时,采用20~30 m弦长;上承式拱桥温度及徐变极限变形20,25,30 m弦测矢量值为3.8,4.3,5.3 mm,对应的限值可采用3.5,4.0,5.0 mm。 相似文献
214.
冷却流道的设计对电机冷却性能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并联流道的冷却性能,文章以 135 kW 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方法分析了并联流道数量对电机冷却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并联式流道和串联式流道冷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周向并联型流道数量对电机壳体温度场和速度场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流道数量的减少,壳体内壁最高温度下降,流道平均流速和速度均匀性系数提升,流道进出口压力升高,但变化幅度很小。周向并联型流道相比周向 Z 串联型流道,其电机壳体内壁温升更高,但温度分布均匀,平均流速平缓,速度均匀性系数更高,进出口压力差更低,降低了近 5 倍。 相似文献
215.
分析了不同类型动车组高级修计划的特点及其关联因素,讨论了高级修计划编制问题的复杂性;基于滚动迭代思想提出了编制动车组长周期高级修计划的方法,通过依次求解规划期内各计划年的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编制了完整的长周期高级修计划;设计了分别表示动车组送修时间以及动车组检修状态的0-1变量,以动车组在2次高级修间隔内走行里程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不同时间段动车组最大检修率限制、承修单位允许的接车以及最大检修能力、计划年度内在高级修上的资金限制、动车组每月高级修允许送修数量、动车组日均控制里程、列车运行图里程等实际要求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的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以配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279列动车组历史走行数据以及相关参数为基础,通过Python编程并调用商业求解器对模型进行精确求解,首次实现了对该局所有动车组长周期高级修计划的优化编制。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动车组长周期高级修计划较人工方案减少了19次高级修,节约资金消耗1.505亿元,延长规划期内动车组年均运用时间21 d,增加动车组年均走行里程46 080.21 km;同时避免了人工方案中动车组检修率超标及检修能力超出限制的情况,提高了动车组的运用效率以及计划编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16.
殷华;朱洪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9):1851-1858
弦测是轨道波磨不平顺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理论的缺陷使其无法同时提高复原精度与计算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工程中轨道波磨不平顺的测量需求,提出基于ZFFT(ZOOM-FFT)的高精度弦测逆滤波算法。通过复调制将感兴趣的频段平移至零频点,去除高频部分后重排、补偿得到复信号,对该复信号进行选择性共轭扩展重构,再利用傅里叶反变换逆滤波得到轨道波磨不平顺测量值。理论仿真和线路实测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时间消耗较少的情况下提高测量精度,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17.
卜良桃;罗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8):1689-1697
依托某现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渡槽加固改造工程,根据现场调查测试和原结构有限元设计复核结果提出一条与现行规范相协调的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桁架受拉杆件的设计思路,并结合原位静载试验数据和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探究、验证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桁架受拉杆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受拉构件具有较明显的优点,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原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加固体系中预应力筋与原结构共同受力,降低了原结构的应力水平;加固体系变形协调一致,整体性较强,有效减小了其他加固方法较难解决的应力滞后效应,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18.
李立斌;王立彬;李建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10):2162-2169
提出一种非线性有限元与数值计算结合的迭代法,并拓展大型软件迈达斯悬索桥分析功能,实现单索面曲梁悬索桥空间主缆的迭代找形计算。该方法以刚性支承连续曲梁竖向支座反力控制主缆立面垂度为主,以吊索倾斜角度计算吊索横向力和轴向力控制主缆横向垂度为辅,通过迭代吊索力大小和角度实现主缆找形,最终建立单索面曲梁悬索桥成桥状态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主缆线形顺滑,塔、主缆、吊索和主梁空间布置姿态合理,吊索内力分布均匀合理,从而验证了迭代方法的正确性,为这一复杂桥型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9.
闫明超;曾鹏;杨新安;何知思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60(5):112-116
壁板坡隧道是国内在建高铁特长隧道之一,为沪昆客专全线控制性工程。平导作为辅助坑道,在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工期和快速贯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壁板坡隧道平导全长14 717 m,独头掘进长度大、开挖工作面小、地质条件复杂、通风距离长,施工难度高等,为高风险隧道工程。根据壁板坡隧道平导快速施工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适用于长大隧道平导快速掘进的施工组织方案、超前地质预报措施、机械化作业配套方法和施工标准化管理方法。壁板坡隧道平导提前6个月贯通,创造了我国特长铁路隧道平导单口掘进长度8 000 m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20.
介绍了全电子联锁电子执行单元冗余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冗余设计的单驱单采、并驱并采等形式,并通过举例给出了冗余方案的选择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