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7篇
  免费   331篇
公路运输   1111篇
综合类   2190篇
水路运输   967篇
铁路运输   1287篇
综合运输   35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transport pricing in network design and describes two facts about flow pattern in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first,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of Braess paradox, is that adding a new link to the network does not necessarily minimize the total travel time. The second is that introducing of appropriate toll pricing may reduce not only the total network time but also the travel time for each individual traveller. It follows with the investigations of different system objectives and different pricing policies (only toll pricing and distance‐based pricing are considered), and shows how they affec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flow pattern. Lastly, a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proposed for integrated planning of transport network and pricing policies.  相似文献   
172.
A multi‐objective, time‐staged network‐design problem is formulated. Through transformation, the problem is decomposed into a set of single‐period, single‐objective problems. Lexicographic ordering is instrumental in effecting this transformation; it also allows a backward‐recursion algorithm to be applied using strong pruning criteria. Furthermore, monotonicity properties enable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using the familiar tree‐search algorithms. The solution method has several desirable properties — as shown by an exam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ripoli Province, Libya. First, the algorithm ensures continuit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ver the multi time‐periods and provides optimality in later computational stages irrespective of the decision at an interim stage. Second, the algorithm tends to provide accessibility to unconnected regions in the study area at low user‐cost without employing weights to the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of accessibility and user‐cost efficiency. Such a property is deemed advantageous for suggesting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s based purely on purchasing the greatest benefit for each dollar, with political neutrality strictly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173.
强关联性车站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车站形式其被界定的时机对车站方案设计影响重大,在设计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及早甄别。通过定义强关联性车站,从其界定的最佳时机、基本分类以及隐蔽性强关联性车站设计实例,介绍强关联性车站界定要点说明,指出强关联性车站内在关联性以及判别的外在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4.
在比较Hata模型修正方法和GRNN算法场强覆盖预测效果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训练集构成和平滑因子选择对GRNN算法预测效果的影响,给出了训练集构成和平滑因子选择的方法;提出了电波传播环境相似系数来表征GRNN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传播环境的相似系数越大,由一种环境下测试数据确定的GRNN在另一环境下的预测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5.
介绍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短时段交通量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高速公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通过定义合理的网络结构参数可以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路网调度对短时段交通流预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6.
通过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计算,得到高速公路的断面交通流量,这些数据对于高速公路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针对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推算方法中假设每一留线车辆以等概率驶离高速公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推算模型,并设计了OD推算神经网络.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推算结果理想,且推算精度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77.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是汽车技术的重要课题。提出了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客观参数,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相关性模型,验证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8.
非港湾式停靠站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路段上非港湾公交车站对路段通行能力有影响的6个因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VISSIM进行试验仿真,得到大量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一组权值和偏差矩阵数据,通过该数据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得到非港湾停靠站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179.
论述了部分国家和地区指路标志间接指引的规定,及我国指路标志间接指引存在的问题。从美国、日本、英国、瑞典、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在间接指引标志设置的规定和实例来看,间接指引多采用符号化方式对道路编号进行指示,也可用图形化方式表示。我国一般在匝道出口或交叉口标志上列出路线编号或路名来表示间接指引,很难区分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易引起误解。在国内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间接指引标志设计原则:间接指引以指示路线为主;标志内容应简单易懂;重要道路间接指引应多次指示。提出了5套间接指引标志设计方案,并给出了间接指引标志的设置位置和使用范围,供科研、设计、标准制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的非线性特性。为了体现车辆、道路结构对驾驶员认知过程的作用和认知结果形成的影响,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模型采用弯道平曲半径、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员驾龄作为道路线形、车辆结构动力性、驾驶员经验的主要特征参数集,在增加积极和消极补偿运算的基础上,构建出模糊逻辑推理规则与神经网络优化逼近运算相互结合的5层推理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表明5层结构模型能够较好的满足特定弯道条件下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的认知推理预测要求,能够准确的、稳定的再现出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同驾龄、平曲半径和车辆运行速度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