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8篇
  免费   478篇
公路运输   3174篇
综合类   5407篇
水路运输   284篇
铁路运输   456篇
综合运输   91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735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779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对智能交通系统(ITS)最基本要素——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以及对常用车辆检测器进行的分类、分析和研究,阐述固定型检测技术中较为典型的几种车辆检测器工作原理,分析各自的优势、不足和适用环境。结合当今科技的发展趋势及ITS的发展需求,分析探讨道路交通车辆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交通信息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992.
介绍菜园坝大桥钢混结合段轨道交通疲劳荷载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轻轨车辆相遇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出轨道交通造成钢混接头结构的疲劳内力幅值,然后按照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等效成便于试验研究的等幅疲劳荷载。该方法可为同类桥梁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旧路改造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在旧路改造设计过程中,交通预测分析的难点,利用面状空间数据的自相关特性,结合传统交通预测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在城市道路改造设计中,合理确定交通预测分析范围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提出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4.
在城市建成区,通过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手段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受到土地利用、经济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精细化设计,比如:区域交通组织、交叉口优化设计、行人过街优化设计和可操作性的交通管理措施等,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特别是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具有投入少、效果显著的特点。该文重点介绍交通精细化设计理念及相关优化设计方法,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95.
车辆跟驰行为建模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回顾了跟驰理论6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建模思想将跟驰行为模型分为交通工程角度和统计物理角度。交通工程角度的跟驰模型包括刺激-反应类、安全距离类、心理-生理类及人工智能类模型;统计物理角度的跟驰模型包括优化速度模型、智能驾驶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针对各类模型分别阐述了其建模思路、模型结构、参数标定及其扩展研究。最后,展望了跟驰行为建模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为建立适合中国交通流特点的跟驰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陈峻  王涛  李春燕  袁长伟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1):128-134,140
为了精确解析城市公交车和社会车辆混合运行的状态,在基本路段车速模型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交车流量、社会车辆流量、公交车比例等参数,建立了改进的混合机动车运行速度模型,分别选取单向二车道和单向三车道路段进行交通试验调查,采用Metrocount 5600气压管式车辆分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用于改进模型的参数标定,并分别建立了2种车型的速度差模型,提出了路段混合车流3种不同交通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车流量情况下,不同公交车比例对社会车辆速度的影响表现为3个显著的变化区间;随着路段饱和度的增加,社会车辆和公交车之间的速度差呈现出从几乎不变、快速缩小到接近于零3个较为明显的运行状态;考虑车流组成中公交车比例的变化可以细化路段车流畅通状态、拥堵形成状态以及拥堵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997.
为克服现行评价城市公交覆盖水平的核心指标只基于供给角度,忽略公交服务效率和不同区域民众出行需求各异的局限性,从公交供给和居民出行需求角度出发,兼顾公交服务的普遍性与效率性,提出并构建了公交人文覆盖率指标,探索通过选取不同人文因子以计算公交人文覆盖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交人文覆盖率指标比现行的公交覆盖率指标更能体现公交服务水平,将公交人文覆盖率指标纳入城市公交覆盖水平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抑制“为覆盖率而覆盖”的盲目行为,对提高公交资源的利用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弹性需求下高速公路超限补偿费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刻画超限需求弹性对补偿费率的影响,从用户和系统的角度分别对超限运输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和建模,构造超限运输弹性需求函数,反映超限运输需求量与其运输效益之间的变化关系,将超限运输业者运输行为的选择归结为弹性需求下的用户均衡配流问题,进而利用高速公路管理者与超限运输业者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建立了基于弹性需求的高速公路超限补偿费率的双层规划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优化超限补偿费率,使之对超限运输业者进行合理补偿收费和适度惩罚,有效遏制超限运输,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弯道半径、转角、路宽等多个几何线形要素的协同控制,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速度模型,使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侧向容许加速度模型,用其可以计算出半径为R的弯道速度;提出了等效半径的概念,即车辆在曲中位置的实际轨迹半径Re,通过对Re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分别获得了曲线转角影响模型和通道宽度影响模型;最后分析了不同半径条件下交通量对行驶速度的影响,通过求出平均行驶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差值ΔV,建立了ΔV与R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3条公路运行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得到的运行速度曲线能够同时反映出弯道半径、转角、通道宽度的影响,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对这3个要素的协同控制;根据速度曲线还可以获得不同交通量水平下的旅行时间,进而预测出所设计公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城市道路早晚高峰单向拥堵难题,分别对已建和新建存在潮汐车流的道路进行了分析,对设置潮汐车道的条件进行了论证,并对潮汐车道道路的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论证分析,明确了已建道路和新建道路设置潮汐车道的条件及设置潮汐车道要解决的问题,对设置潮汐车道的道路提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